【HBL.直擊】台灣高中籃球的啟示 從熱血的比賽到超出比賽本身
走在台北新光三越,專櫃的店員為了推銷,無所不用其極,不時搭訕:「小姐,你來旅遊的嗎?」「不,我來工作的。 」店員追問:「來(工作)做什麼的?」「我做媒體的,關於籃球。」她口中蹦出一句:「來採訪HBL嗎?」原來HBL已經成為了台灣的「三月瘋」(March Madness)。
一個任職化妝品專櫃的女生,自稱不太懂運動,但不時從日常生活接觸到。一個本來未必會注意學生籃球的人,卻能說出比賽的名稱,知道當中的內容,並不是這麼簡單。與香港的學界籃球精英賽性質相若,兩者同為中學的籃球賽事,但規模、文化大不同;與其稱它一個比賽,我認為盛事二字更為切合。
美式籃球盛事的影響:籃球比賽理應如此
二月是香港學界精英賽,感受過香港球員的熱血,我在三月有幸到寶島,以球迷身份到小巨蛋看一次HBL。HBL,台灣高中籃球聯賽,一個最受關注的籃球比賽。長達半年的賽季,每年十月開打,從資格賽到預賽、複賽……在全國脫穎而出,並不簡單。
學界籃球盛事,以「熱血」二字打天下,港台都大致一樣,比賽都會配以不同的周邊產物,建構出盛事般的HBL和精英賽,最大分別可能只是兩地文化差距和規模。現今單單一個40分鐘的賽事未可滿足球迷,就好像七人欖球,比起賽事,更吸引的可能是那種氣氛。不得不提,網上平台、平面廣告和傳媒報道亦是推廣的重要渠道。發展下去,比賽由純粹着重賽果和過程,漸漸變成一個娛樂大眾的「騷」(show)和派對。當然,這並不與比賽認真的本質有衝突,只是美國的NBA文化已經深入民心,寓球賽於派對、與觀眾同樂,各國爭相仿效這種形式,久而久之大家產生了「籃球比賽理應如此」的想法。高中籃球所涉及的範圍甚廣,以台灣HBL和香港精英賽為例,從表面易見的規模、協辦和贊助品牌、傳媒報道,進而有球員的訓練強度、家長和學校的支持度等等,一一影響學生籃球賽的效果。
CBA倒台成就HBL 美麗的陰錯陽差
1993年開辦的CBA(中華職業籃球聯盟)在2000年解散。台灣美國職籃的資深編輯古硯偉說,HBL興起正是當時天時地利人和之作:「CBA倒台,台灣籃球失去一個可以關注的焦點,剛好三民家商田壘的出現,最好的那一批球員讓關注度慢慢提升。」獨留在酒店,怕安靜的我會長開體育台,看着重播的SBL(超級籃球聯賽),只見SBL的觀眾人數,與HBL相比簡直相形見絀,我就想起古硯偉的分享:當職籃都沒有高中籃球的熱度強,就如大家開始從NBA轉移至NCAA一樣。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統計顯示,SBL的觀賽人數逐年下降,第12季的冠軍賽5場的平均進場人數也只有約5600名,但HBL則破萬爆滿小巨蛋。也許是配套或是球員年紀的差別,在台灣球迷和傳媒心中,比起SBL,HBL更火更熱,因為熱血青春場面總是最好的招倈,至今未變。就算是今年沒有高國豪般的球星,球迷依舊會入場,正如聯合報記者曾思儒說:「我們不能期待永遠都有球星,三年三年地打,現在回歸一個正常的狀態,球迷還是在,可能已經變成了為球隊和學校而不是球員。」就算沒有球星,這一次的小巨蛋依然爆滿,想進都進不來。
學生籃球「塞爆」小巨蛋
從HBL的規模看,即使是8強賽事都選址於新莊體育館,一個可以容納6000人以上的場館,決賽轉戰台北小巨蛋並不過分,大小就等同本港的紅館,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繼2008年後,2015年HBL決賽再打入小巨蛋,至今1.5萬的位置在公開售票開始時被秒殺,當然少不免有一定數量的門票被「黃牛」炒賣,曾思儒直言球迷為免助長「黃牛」而寧放棄入場,以致有部分空位的出現。以其多年觀察,曾思儒如此形容HBL的影響力:「除了在地球迷會搶票,不少海外如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的球迷都在專頁查詢,但票依然要自己在網上搶。」從沒有想過一個學生籃球賽可以將香港的紅館坐滿,她笑言當年的台灣傳媒也懷疑過:「當年搬到小巨蛋就想說會坐不滿,但沒想到一個高國豪就將整個小巨蛋給塞爆了。」
打造HBL的品牌和規模
品牌贊助在運動上趨向普遍。1996年開始,HBL與Nike長期合作,運用行銷手法為HBL建立形象,塑造「青春熱血」以球員的拼勵作為賣點。將球隊商業化,除了出售印有口號的隊服、周邊紀念品,亦為球員拍攝星味十足的影片和沙龍照,在小巨蛋外的巨幕中放映、印於場刊中甚至是店鋪中的廣告板上。「松山魂」、「一生只有一次HBL」等的打氣Tee,一日賣出200 件,大熱球隊更在多次補貨後亦被秒殺。另更以親情入手,在決賽的開幕中盡用心思,由球員牽住家人進場。首次入場觀看HBL的我,就算許多球員都不認得,都為之感動,球員的血汗加上家人的肯定,這正是Nike要打中的「要害」。
在排場上鋪張而氣勢磅礡的開場,將投影打在地板上形成演唱會般的CG效果,在介紹球員時播出影片,我都不禁說了一句:「嘩!好型!」除了主要的贊助商,場外有不少品牌擺放攤位和小遊戲,吸引球迷在中場休息時消磨時間。大概有人會覺學生運動不應與商業有連繫,但運動的世界確實與商業不能分割。裝備、場地甚至是籃球本身都涉及金錢和品牌,古硯偉笑言:「這就看大家想要看到一個怎麼樣的HBL,要一個比賽熱起來,就先要讓人看得見,品牌正正做到這方面的推動,所以不可以把金錢排除在外。」
球隊、學校和家長 全員參與支持
HBL的參與隊數每年增長,演進迄今的53隊,是歷年最高。球隊和參與人數持上升趨勢,因而令球員和教練更重視,能晉身下一階段就是在籃球路上最有代表性的肯定。所以球員在練習的數量上基本已達職業水平。以HBL 16強止步的治平高中為例,每天都操練兩課,從下午1時放學開始,下午和晚上各一課,球員有時間還會自行加操;教練所設立的訓練更具系統,從觀察健行科技大學的主帥劉孟竹教授本港學界精英代表的訓練,基本功、士氣、服從性,以至防守步法和持球探步等都「無微不至」。球員從小接受高強度的訓練,自然增加比賽的精彩度,加上亞洲人偏愛的後衛打法在HBL中人材輩出,例如周儀翔、高國豪等具速度的風格吸引不少球迷變成「忠粉」。
還有一幕有趣的。決賽開幕時,介紹教練時的歡呼聲甚至比主力多,原來連教練都有固定的粉絲群眾,因為每個教練各有風格。另一重點必然在於球員牽著家人出場,放棄英雄式的進場,讓家人共同感受光榮的一刻,切身地感受打籃球不是讀書的敵人。家人的支持是球員發展中的關鍵,曾思儒表示:「不讓孩子打球的家長還是有的,在國中升上高中時就不再打,專注學業。」亦因校內設有體育班,絕大部分球員都是體育班出身,因此父母普遍都支持學生在運動上發展。學校在球隊上的支持和動員相對其他團體容易,整個球賽的氣氛也由他們帶起:「可能在球賽的那一天,全校就停課,動員同學們到場支持;另外的就是校友對母校的支持。」
要辦得好 先要讓人見得到
HBL期間,我和香港行家可說是足不出戶都能接觸到其消息,完成工作後的時間,電視直播以至到酒店休息區的報紙,真是沒有讓我們腦袋休息的一刻。FOX從資格賽開始直播,今年男、女子組的冠軍賽直播,吸引了75.5萬觀眾在電視機前一同觀賞。今年整體HBL收視表現從預賽到總決賽,收視率比去年成長了17%。
翌日驚見不同報章的頭版都刊有HBL。「用頭版來報HBL應該是從北一女開始。」北一女中以學業出眾著名,加上當年擊敗被看高一線的普門高中,自然成為主流中的奇蹟,以又能讀書又能打球作為焦點。2012後,幾乎每年都會以頭版報道。
要一個比賽辦得好,先要讓人看得見。HBL不只是讓球迷看見,也讓普遍都人容易接觸。從安份地完成一個比賽這種傳統觀念,進化成與不同企業和媒介合作,成就一個讓人記得一整年的盛事,是需要時間的醞釀和發展。如今的HBL,是30年來的進化,各界合作出力的成品,學生籃球成功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