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歷史科問香港電影發展涉李小龍電影 考生引錯例子恐離題
DSE歷史科今日(2日)開考,其中出題涉及1970至1990年代的香港電影發展,並提到李小龍電影及成龍、洪金寶和吳宇森等電影界名人。有歷史科老師稱,該題目較為軟性,相信較受歡迎。不過,對於有考生引用周星馳部份電影作答,他稱如電影年份超出題目考核的時期,則有可能離題。
卷一涉香港電影發展特色轉變等
DSE歷史科今日(2日)開考,分卷一及卷二兩部份作答,其中卷一歷史資料題第二題,涉及1970至1990年代的香港電影發展,提及嘉禾電影公司與李小龍簽約拍攝《唐山大兄》,這齣電影的成功導致功夫片大量湧現,令香港電影受到世界關注。另外亦提及嘉禾其後栽培了成龍、洪金寶及吳宇森等新人,讓他們開拓出新的電影風格等歷史。其一分題,考生須指出並解釋該時期香港電影特色的一項主要轉變等。
考生引周星馳電影作答
選擇了此題作答的考生林同學表示,雖然不怎麼複習有關香港文化的歷史,不過作答時引用了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及《少林足球》作答。他又認為題目不並涉及敏感內容,例如提及香港電影尋求打入內地市場的機會,增加海峽兩岸交流,「呢啲都係比較向住中國內地嘅。」
就另一分題提問考生是否同意「20世紀最後三十年,香港在亞太區扮演着文化和經濟方面的中間人」,參考資料及就考生所知來解釋。林同學稱,不太理解「中間人」一詞的意思,形容有些奇怪,又猜測是指協調角色。
老師:「中間人」字眼罕見 引用電影須在考核時期範圍內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歷史科科主任稱,該題目較為軟性,相信較受考生歡迎,不過考生作答時亦須有立場。另外,他認為該課題本身不難,相信學生容易掌握。對於有考生引用周星馳電影《功夫》(2004年上映)、《少林足球》(2001年上映)作為例子,他指題目考核的時期是由1970至1990年代,如引用上述例子則有機會離題。
另外,就「中間人」一詞,他認為過往試題亦少出現該字眼,考生需要臨場發揮想像是代表甚麼角色,思考作為哪兩者之間的中間人,例如國與國之間等,需要考生自己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