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助二手衣服獲第二生命 創換物平台推廣免浪費易物文化
常言舊的不走新的不來,但真是如此嗎?提倡以物換物環保理念的社企執嘢(JupYeah)便為大眾帶來第二種選擇——以舊換舊。在一次朋友間即時興起互換衣服活動,讓他們意外發現港人對於二手物品的接受程度比想像中高,亦為他們創立網上換物平台「執嘢」埋下伏線,讓大眾可以把自己不需要的舊物放在網上,以及換取自己需要的物品,減少浪費。近日執嘢在機構的協助下走入商場,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到他們減少多餘消費,分享有用東西的宗旨。
換物平台執嘢(JupYeah)獲利園協會及希慎興業支持下,於上個周末在希慎廣場4樓進行一連兩日的二手衣物及飾品換物活動。前往參加者需要先在網上登記,若有舊物想分享,便要先交由現場的工作人物進行檢查及篩選。每位參加者均會獲得一個由主辦方提供的環保袋,他們可在場地中任意選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只需要在離去前把環保袋交還,把物品放入自備袋子即可。
一次即興換物活動成社企成立契機
胡文珊(Samathy )是換物平台執嘢的創辦人之一,她表示執嘢的成立源於10年前一次與朋友聚會的臨時活動。當時另外兩位創辦人、雙胞胎Ren及Kodi也在場,有人建議試著交換衣服,便突然迎來第一次以物易物。胡文珊憶述當時大家換得二手衣服後,整個氛圍十分開心。當時聖誕節將至,她們希望把這種開心的感覺延續下去,便嘗試邀請更多朋友參與衣服交換的活動,又把活動詳情放在社交媒體上,成功吸引逾70人到場參加,「當中有啲唔係我哋朋友圈嘅人,話見到我哋個facebook event,覺得有興趣,所以過嚟參與」。
當時,胡文珊對於有這麼多人願意前來參與活動感到驚訝,「本身以為香港冇乜人接受到二手嘢,鍾意用新嘢多啲,但嗰次活動後好多人問我哋下次幾時做」。後來胡文珊與兩位好友Ren及Kodi討論下,認為交換二手物品在香港可行,3個月後再次舉辦易物活動,亦成功吸引逾200人參與,「執嘢」應運而生。由於3人都有全職工作,他們只能以工餘時間抽空處理「執嘢」的營運工作。胡文珊表示,3名創辦人各司其職,她主力負責財政、傳媒訪問及接洽公司與機構合作,而Ren及Kodi則主力負責活動籌劃。
網上平台輔以線下活動推廣二手物品價值
2013年,「執嘢」仍未有網上平台,3名女生在線下舉辦不定期的易物活動 ,惟活動須租用較大的場地及租倉存放二手物品。除了財務負擔較大外,亦需一定體力。每次舉行活動,他們都需要自行把大量的二手衣物搬到場地,他們所租用約30呎的迷你倉更時常逼爆。後來他們想到建立網上平台,讓有興趣的人能在平台上互換物品,並自行交收,讓他們透過平台各取所需。胡文珊提到,執嘢只要是有人需要的物件都會收取,近幾年接收的二手物品則以時裝為主,對二手物的要求則是乾淨以及不能過於殘舊,他們亦會把收到的物品放於平台上,讓有興趣的人以易物形式取得。
時至今年,執嘢的易物活動已舉行近百場,地點更遍佈港九新界,亦獲不同機構邀請合作,共同推廣環保理念。近年執嘢更致力推行公眾教育,教導市民如何利用手頭上的二手物品,重新製作成散紙包、煲墊、拖鞋及環保袋等,希望能藉此推廣二手物品的價值及減少多餘消費的概念。
被問到疫情下是否會影響大眾對二手物品的接受程度,胡文珊則表示,二手衫大多是來自人們衣櫃內很久沒有穿的衣服,「收到嗰陣仲有臭丸味,所以我成日都話可能仲乾淨過你去舖頭試啲衫」。胡文珊指,執嘢成立的初衷算是達到,即使他們沒有舉辦實體活動,人大眾都可以自發地進行易物,持續地將易物文化運行下去。
利園協會經理葉思雲表示,協會一直推廣社區多元化,旨在為社區帶來新元素,與執嘢成立的概念相近,雙方去年首次合作,反應良好,成功吸引逾600人次參與活動,故希望這次再度合作,能為大眾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葉思雲提到,協會過往致力與不同的非牟利機構及社企合作,近期亦有與本地農夫合作舉辦活動,讓人們可以與農夫直接交流,增加對農務的認識。是次利園衣櫥交換派對中,亦設有慈善縫製工作坊,讓參加者親自將舊衣服升級再造,減少浪費,以環保永續時尚,當中收益會用於支持本地非牟利機構青躍Teen's Key,幫助年輕女性及青少女建立人生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