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敦道190號面臨清拆 研究揭見證華人抗日史 團隊促升格評級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去年中,三級歷史建築彌敦道190號洋樓拆卸圖則獲批,消息公開後,有研究團隊翻查大量歷史文獻,並找到身處海外的首任屋主的後人進行訪問,揭開了大宅一段鮮為人知的抗日歷史,完成了《彌敦道190號文物價值評估報告》,並於今日(5日)發佈。團隊發現彌敦道190號除了是尖沙咀唯一一幢二戰前的洋樓外,亦與香港二戰歷史相關,包括在日佔時期曾被日軍大用,以及同時間進行抗日情報工作等,其歷史價值遠超地區性。團隊因此要求古物諮詢委員會重新為彌敦道190號洋樓評級,認為它應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三級歷史建築彌敦道190號建於1932年至1937年間,屬戰前洋樓,亦是尖沙咀唯一擁有騎樓柱的戰前洋樓,以及全港僅存三座有多層長廊露台的直角轉角戰前樓宇之一,是非常罕有的建築。(呂凝敏攝)

三級歷史建築彌敦道190號建於1932年至1937年間,屬戰前洋樓,亦是尖沙咀唯一擁有騎樓柱的戰前洋樓,以及全港僅存三座有多層長廊露台的直角轉角戰前樓宇之一,是非常罕有的建築。而彌敦道190號外觀混合兩種建築風格,具香港建築特色,內部空間則使用上近似華南地區的店屋;面對彌敦道的正立面,採用了20至30年代歐美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建築正立面頂的三角形山牆,以及兩端柱身堆疊的直紋飾,是戰前香港民間建築緊貼國際建築潮流的憑證;至於面向柯士甸道的側立面,則以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元素修飾,包括長廊露台欄杆的通花圓紋、露台的頂與底及開往露台的門與窗框的花線裝飾。

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左二)、考城學社創辦人何尚衡(右二)、保育建築師龍文菁(左)以及二戰歷史學者蔡耀倫(右)組成研究團隊,翻查大量歷史文獻,以及找到首任屋主劉松娣的後人、目前移居澳洲珀斯的陳燕萍及其女兒Amy So進行口述歷史,完成了《彌敦道190號文物價值評估報告》。(張浩維攝)

研究團隊找來首任屋主後代口述歷史

彌敦道190號樓高四層,於2018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去年中,它的拆卸圖則獲批後,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考城學社創辦人何尚衡、保育建築師龍文菁以及二戰歷史學者蔡耀倫組成研究團隊,翻查大量歷史文獻,以及找到首任屋主劉松娣的後人、目前移居澳洲珀斯的陳燕萍及其女兒Amy So進行口述歷史,完成了《彌敦道190號文物價值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依照古物古蹟辦事處六項準則,包括歷史價值、建築價值、原真性、罕有程度、組合價值及社會價值剖析該建築的價值,加上考城學社做了「港九戰前唐洋樓普查研究」,種種新資料引證了彌敦道190號的文物價值遠比目前的評級高。

活現香港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智遠表示,這次研究的最大發現,是得知彌敦道190號與日佔時期的歷史有重要關聯。(張浩維攝)

地下餐室被佔用 屋主兩子冒險為英軍提供日軍情報

活現香港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陳智遠表示,這次研究的最大發現,是得知彌敦道190號與日佔時期的歷史有重要關聯。建築位處彌敦道及柯士甸道交界,日佔時期附近皆為日本民政官員及軍人聚居之地,在日佔初期,首任屋主劉松娣曾向遠道求助的親友及路人分享糧食。

劉松娣育有三名兒子,分別是長子陳耀南、次子陳耀芳及孻子陳耀正,陳氏祖籍台山,至第二代曾移民美國,1929年舉家移居到港。研究團隊找來的後人,正是陳耀芳的女兒陳燕萍。陳智遠引述陳燕萍的口述歷史指,當年陳氏在190號地下經營的永青餐室(Café Evergreen)遭日軍佔用,成為民政官員用膳的地方,陳家亦需轉為服侍日本民政、總督部官員等食客的傭人。

然而,陳燕萍指當時任職報館記者的父親陳耀芳,與經營機械生意的大伯陳耀南在美國土生土長,因二人能操流利英語,當時向英軍服務團提供情報,並以具有地理優勢的居所作為基地,協助製造無線電發報器,負責搜集日軍進出情報。陳智遠補充指,當時日軍嚴禁民間私藏無線電發報器,加上地下的餐室已被日軍佔用,陳氏兄弟的行為如同「在日軍頭頂犯險」。

然而,陳氏兄弟最後被日軍捉拿並喪命,陳家亦曾遭日軍囚禁,彌敦道190號見證華僑參與保衛香港的貢獻,亦成了戰時華人與日軍周旋、華人互助求存的歷史證據,卻因陳家的抗戰故事塵封,令彌敦道190號的歷史價值逐漸淹沒在時間洪流裏。

研究團隊認為,彌敦道190號應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張浩維攝)

組合價值及社會價值遠高於原本評級 促升格為一級歷史建築

陳智遠形容,根據目前文獻記錄追查,由於彌敦道190號為陳耀南及陳耀芳執行情報工作的基地,是全港唯一僅存與日佔時期英軍服務團情報行動有直接關連的民間建築。由於地舖永青餐室曾見證日本憲兵部佔用民間住宅作為戰略部署或生活用途,鄰近擁有相關歷史的民居早已清拆改建,相信彌敦道190號是目前九龍半島僅存記載日本憲兵佔用民居歷史的建築。

陳認為以往評估彌敦道190號只以地域位置為基礎,但它於日佔時期的歷史脈絡,能夠與更廣泛地區的歷史建築及古蹟結合,例如被日軍改為鹽糖倉庫的威靈頓街120號、轉為救濟難民收容所的述卿書室均是一級歷史建築,被徵用為民治部九龍地區事務所及職員宿舍的前九龍英童學校更是法定古蹟等,展現更完整的歷史面貌。

陳智遠又指,陳氏作為美籍華僑,卻因母親劉松娣的「落葉歸根」觀念而回流香港定居,在柯士甸道開設第一間西式餐廳,日佔時期更有家庭成員自願加入情報任務工作,190號反映了早期華僑對鄉土的嚮往及展現愛國情懷,而在190號出生及成長的陳燕萍女士,更是活著的歷史見證,填補遺失的歷史片段,可見該建築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認為應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保育建築師龍文菁表示,彌敦道190號的內部空間雖然在50至80年代,因應不同店面曾作出改動,但都是屬於可逆轉的改建,加上2009年業主曾進行維修工程,有助還原建築於建成初期的面貌。(張浩維攝)

外部大致保存完整 內部改動屬可逆轉改建

保育建築師龍文菁表示,彌敦道190號的外型、外部裝飾、整體格局如樓梯位置、天台、露台及陽台均大致保存完整。雖然在50至80年代,內部空間因應不同店面曾作出改動,但都是屬於可逆轉的改建,加上2009年業主曾進行維修工程,有助還原建築於建成初期的面貌。

考城學社創辦人何尚衡指,據1940年港英政府的人口及房屋統計,香港島、九龍及新九龍約有2萬幢唐樓(Chinese dwelling houses),但至去年,港島及九龍只剩下160多幢,即不足戰前的1%,故現存的唐/洋樓均十分珍貴。而位處街角的唐/洋樓,比單邊臨街樓宇的社區及建築價值更高,「兩邊臨街地段屬乙類地盤(class B site),發展潛力更大,在重視地產和經濟利潤的香港能保留下來,非常難得。」據考城學社的考究,至去年港九只剩下20多幢位處街角的戰前唐/洋樓,像彌敦道190號般外部裝飾豐富而大致保存完好,還是香港僅存三座有多層長廊露台的直角轉角戰前樓宇之一,更是罕有。

二戰歷史學者嘆社會誤解發展與保育對立

二戰歷史學者蔡耀倫慨嘆,現今社會常誤以為發展和保育是對立關係,「我們不是阻發展,而是民間自行考究都找到這類故事的話,政府為歷史建築物評級時,是否掌握民間資源?」他認為政府應善用民間力量,以更快的時間找出具保育價值的建築。何尚衡亦指,目前政府並沒有完善的保育藍圖,每次發掘出歷史建築時,民間團體如燈蛾撲火般進行保育研究,「同德大押、皇都戲院及主教山配水庫都是這樣,如有保育藍圖,可保存得更好。」他亦認為政府應建立誘因,令私人歷史建築的業主在商業收益沒被剝削情況下,有更大動力保育具價值的歷史建築。

目前彌敦道190號的建築持有人是大生地產,1至3樓租戶是Let's Go 樂高積木店,地舖租戶則包括老行家、Dr. Kong 健康鞋專門店、建盛業找換匯款公司及Mask X 口罩專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