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合注射疫苗長者遍尋醫生簽發豁免證明書失敗 團體促公開指引
第五波疫情嚴竣,消息指今日(16日)新增4,285確診個案,初步確診亦有逾3,000宗。政府為加強防疫,早前公布在本月24日開始疫苗通行證措施,即在進入指定場所時均需要證明已接種疫苗。明愛長者聯會近日進行調查,發現未有接種疫苗的長者,主因是作為長期病患及擔心疫苗副作用,而選擇不打針。有被醫生判斷不適合注射疫苗的長者稱,尋求公私營醫生意見後,至今仍未能得到相關的豁免證明書,感到無奈,盼當局能透明化相關安排,令有需要申請豁免人士得知從何能取得協助,以免影響日常生活。聯會則希望當局能公開相關指引,以及增設安心出行卡,讓未能掌握智能手機的長者較容易配合有關政策。
逾七成受訪長者為維持基本生活接種疫苗
明愛長者聯會於本月10月至14日透過電訪及面談訪問1,041名60歲或以上、正在使用明愛長者中心、綜合家居照顧服務、日間中心等服務的長者、護老者及義工,了解長者現時接種疫苗的狀況,以及他們對如何便利長者接種及配合疫苗通行證的意見。當中逾七成(73.9%)受訪長者指為了維持基本生活,例如去街市、超級市場買菜及日用品,已接種最少一劑疫苗,餘下未接種疫苗的逾半(55.5%)的長者表示因有長期病患,擔心接種後有副作用,亦有部分指身體欠佳,較少外出(25.4%)以及因為子女親友不贊同接種(18%)。
在便利長者接種方面,約九成長者同意加設流動注射站及設外展隊為未能親自到疫苗中心打針的體弱長者到戶接種疫苗。關於疫苗通行證,近九成長者認為需要加強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的透明度,避免讓有身體問題的長者為趕及推行日子,而需要到處張羅相關證明書。此外,有長者亦希望能增設安心出行卡,方便他們進出相關場所。
長者未能趕及推行疫苗通行證前完成第一針
67歲岑伯伯曾經中風,後來一直注重身體健康。在疫情爆發後,他留意到注射疫苗的資訊,惟因擔心其副作用,故一直未有接種。當政府推出疫苗通行證後,為了維持日常生活,故帶着憂慮仍決定網上預約接種日子,但現時只能預約到3月的名額。他表示,即使有長者即日籌,往往一早額滿,又認為人群聚集反而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近日他亦曾到附近診所打聽,職員告知他在未來14天的預約均已額滿,即意味岑伯伯未能趕及在本月24日前接種第一劑。他感到非常無奈:「唯有再等下囉,如無需要出去,都會留在家中防疫」。
公私營醫生均稱無權限簽發豁免書
71歲的梁太則表示,自己於11年前中風,2018年時更因一次心口痛,而需到急症室求醫。後來,醫生告訴她心跳異常,心血管四分之一已栓塞,需要服用薄血丸及安裝心臟起搏器,以穩定病情。近期,梁太心口痛的情況再度出現,私家醫生告訴她,因打針屬入侵性治療,故拒絕為梁太打止痛針,並以止痛藥取代。醫生亦曾指出梁太身體狀況不適宜接種疫苗,惟事後她先後尋求公私營醫生,希望能為她發出醫學豁免證明書均告失敗。醫生僅稱自己的權力做不到,現時梁太只能無奈放棄申請豁免證明書,惟因考慮到自身狀況,決定不會接種疫苗,日常生活需依靠丈夫協助,「我就話有老公幫,其他獨居嘅點算?」
何太丈夫是長期病患,需要長期洗血。近期丈夫終獲派政府安老院舍,但在新政策要求下,長者入住院舍需接種疫苗或持有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由於早前醫生告知何先生接種疫苗有風險,故何太便到多間診所查問,但醫生均表示不能簽發醫學豁明證明書,令何太感到困擾,到底要讓長期病患丈夫為了入住院舍冒險接種疫苗,還是放棄入住院舍。
至於張伯伯表示,太太患有中度認知障礙症,已無法操控智能手機。雖然他們已完成接種疫苗,但其住所到達港鐵站和街市均需經過商場。在新措施下,進入上述場所均要掃瞄安心出行,他擔心處理相關事宜時分身不暇,太太容易走失,故已打算選擇另一條路需多走10分鐘的路程回家。
促延長豁免證明書有效期至一年
明愛長者聯會建議政府應為申請醫學豁免證明書設立清晰指引,公開申請條件,讓長者了解自己是否屬於豁免群組,減少相關的憂慮。此外,現時的豁免證明書有效期為90至180日,建議延長至一年,減少長者反覆尋求醫生申請豁免的煩惱。使用安心出行方面,聯會建議為未能使用智能手機及有需要的長者提供安心出行卡作取代,並在商場、街市、政府大樓等的主要出入口為長者設立關愛通道,方便長者進出,亦應在各屋邨加設流動注射站,招聘疫苗大使及加設外展服務隊,為體弱長者提供到戶接種疫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