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腳助傷健人士站起來 「包山王」成受惠者訓練後可行走半小時
近年香港一直致力研發及引入新技術協助傷健人士。以往脊髓損傷患者只能依靠傳統支架輔助進行復康訓練,患者會較吃力及容易感到疲勞外,效果亦強差人意。香港大學於2018年引入「機械腳」,向患者提供新的訓練方式,協助傷健人士康復步行。有受惠患者表示因受傷了一段時間,早已忘記站立的感覺。初次使用機械腳後,猶如嬰兒般重新學習走路。雖然感到十分疲勞,但堅持訓練下,現已能在機器輔助下行走達半小時,令他非常鼓舞,希望機械腳能普及化,讓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
香港大學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過往一直致力推動機械腳的應用,並在2018年時率先為香港引入,協助患者進行一系列的復康訓練。脊髓神經損傷成因主要分為創傷及疾病,由創傷引起的脊髓神經損傷,每年平均增加約200名患者。由於脊髓神經損傷涉及複雜的復康治療,更會影響身體各部分的機能,如腸道蠕動、肌肉及自主神經等,故其復康訓練非常重要。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高日藍表示,現時由港大醫學院引入的機械腳兩年間已服務達1,000人次,包括用作治療訓練、研究項目及社區服務。機械腳主要供脊髓損傷患者及任何行動不便,如中風及大腦麻痺等人士使用,惟若有骨質疏鬆、過分肌張力及過分肌萎縮則不適用。高日藍提醒,患者需要在使用機械腳前,先讓醫生作判斷,他亦提到,醫生會視乎患者的情況,使用不同模式進行相關訓練。
機械腳效果較傳統支架佳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林楚賢則提到傳統支架和機械腳的分別。他解釋,以往患者使用傳統支架會較吃力,亦對體力有一定的要求;而機械腳則能輔助進行,協助患者重複做同一個動作,更細微至關節細節均會顧及得到,使他們的腿部肌肉得到適當的訓練,患者的運動量亦會較大。林楚賢指,機械腳對於一些術後患者效果更佳,例如可協助他們更快重新站起來,訓練後亦能減少骨質疏鬆、關節繃緊、過多肌肉張力的情況出現。機械腳對患者而言如打下強心針,「佢哋可以企到起身,唔使成日訓,心情都會好啲,對治療都有幫助」。
過去因交通意外致行動不便的嚴楚碧是使用機械腳復康的患者之一,她表示,過往均使用傳統支架進行復康訓練,惟信心一直不大。嚴楚碧解釋,由於自主神經不時抽搐,故她使用支架的訓練強差人意,「會企到喺到,但可以郁嘅幅度唔大」。加上支架訓練依賴上肢支撐,亦令她容易感到疲勞,不能長時間進行訓練。她認為使用機械腳能令腿部得到充分的運動量,有別於以往集中使用上肢支撐。
受惠者稱機械腳助找回尊嚴
另外一位受惠於機械腳的患者是李香江。他在4歲時受小兒麻痺影響,致行動能力較一般人差,上肢力量因而較強。但數年前因發生交通意外,令他完全不能動彈。當時醫生告訴他,8個月內有機會好轉,惟期間肌肉衰退得很快,令他難以步行。幸得機械腳的輔助下,他能重新站立甚至行走,「我當時好似返咗去未受傷前嘅感覺,可以企到起身傾計,又企得穩」。他坦言機械腳助他找回尊嚴,並令他對日後的治療有較明確的方向。
有包山王之稱的黎志偉為機械腳早期一批用家,他表示,完成攀登獅子山後,他下一個目標是想學習重新站立,在這個目標驅使下,他便嘗試使用機械腳。黎志偉形容,初時自己因忘記如何站立,猶如一個嬰兒般,需要重新學習及適應。經歷一段時間訓練後,現時他已能在機器輔助下行走達半小時,「其實都有少少攰,不過可以當做運動。總好過離開張床就坐輪椅,冇輪椅就爬返上張床。依家多一個選擇,都係一件好事」。他透露完成機械腳的相關課程及考取使用牌照後,便會自費把機械腳帶到家中使用,希望能把機械腳作日常及家居應用。黎志偉笑言:「你遲啲可能見到我會用個機械腳行沙灘」。
作為在香港第一位試用機械腳的丁海祥,則十分感謝醫護的努力。他憶述,第一次使用機械腳,讓他重新體驗到站起來及走路的感覺,感到十分激動。丁海祥亦親睹醫生為測試及調教機械腳所作出的努力,「當時喺入面冷氣開到最大,但醫生都係試到成身汗。機械腳又試過失控,有幾個護士扶住我,唔係我就會跌到」。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講座教授兼何馮月燕基金教授(脊柱外科)張文智表示,現時機械腳有不同種類及功能,例如日常訓練及在智能系統下協助活動,均需要醫生協助下進行。他希望日後能推動機械腳的普及化,讓機械腳走進社區,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此外,他提到現時團隊正致力優化及研發更適合香港人及能應用在家中使用的機械腳,雖然研發過程漫長,但他希望能設計出更輕巧及符合香港地形的機械腳,令更多人受惠。
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將於星期六(16日)舉行「機械腳接力賽」,歷時約一小時。活動會由4位傷健人士使用機械腳在4個不同的地點步行,希望藉此讓機械腳走入社區,以喚起社會關注及籌款幫助更多同路人。活動屆時亦會在其Facebook專頁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