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歷史建築首辦漢服活動 玩家:以往入園畀人話標奇立異趕走

撰文:莫家文
出版:更新:

今日適逢七夕情人節,有機構藉着近年興起漢服熱潮,一連兩日在前虎豹別墅舉辦全港首個以漢服聚會的主題活動,邀請漢服愛好者盛裝出席,同時招募十多組中學及大專學生團隊在巿集創業,銷售與七夕及中秋主題相關的產品,讓公眾感受中華文化。有資深漢服玩家嘆本港中式庭園景點鮮見開放,「甚至有管理員見到着漢服唔畀入。」令漢服成為小眾活動,她期望政府或地區進行推廣,讓更多人欣賞它的美。

現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虎豹樂圃(前稱虎豹別墅),今明兩日在園內舉辦「鵲橋圓夢會」巿集,活動分為擺賣巿集,體驗工作坊及漢服聚會三大元素,當中主辦單位「融HUB」邀請超個50名漢服愛好者出席,運用她的巧手,結合漢服與時尚,各人穿着華麗的漢服穿梭虎豹樂圃園林背景中拍照或打卡留念,同時場內設有試穿環節,讓公眾進一步認識漢服文化,成為全港首個以漢服為主題的大型盛會。

+3

漢服玩家:本港庭園式建築景點不多

有十多年經驗的漢服愛好者柑柑表示,十年前香港漢服愛好者只有十數人,公眾對其認知不高,即使她穿上漢服上街,亦會被巿民誤認穿着和服或韓服,上前向以日文寒暄,不過隨着內地興起漢服熱潮,本港耳濡目染之下,近三至四年間開始流行,成立群組或舉行定期聚會,互相交流心得,部分專業愛好者會仔細參考博物館公開文獻或歷史畫作紀錄,並以此作參考,向內地專門訂製個人化刺繡或絲製產品,每年漢服價錢可由千多元至十多萬元不等,視乎質料及細緻度釐定。

不過柑柑指,本港具中式園林特色的景點不多,部分要提前預約甚至不對外開放,「去寺廟要睇場合,唔係個個都啱,南園蓮池仲慘,我哋着漢服入去,會畀管理員以奇裝異服為由趕走,唔准入場。」故此能夠適合漢服活動的選址不多,她期望隨着虎豹樂圃舉行漢服盛會,未來再透過地區組織或政府推動有關文化,才能慢慢普及。

+2

中學生團隊設計廢膠製杯塾宣揚環保

另外,今次巿集以年輕人的創意設計為主線,各自推出自家製產品,包括手作耳環、手機殼、筆記本、藍染產品、月餅盒、插畫及黏土擺設等24至26個攤檔,當中一班在潮州會館中學就讀中六的學生,在巿集中推出中秋環保杯塾,他們將學校廢棄的飯盒及飲料蓋就地取材,利用熱熔壓縮的技術,將之製成25克重的心形或圓形質料,底部再輔以木材製成,顏色仿如潑墨般變幻多彩,每個外型獨樹一格,初步打造40個杯塾,預計合共使用約160個飯盒及20個樽蓋完成,雖然疫情期間無法在商場周末巿集中銷售,猶幸今次算是疫情後期一個新嘗試,藉此宣揚環保理念。

六名就讀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的中四學生,則在場設立工作坊,教導有興趣巿民製成中秋「立體紙雕燈箱」,題材包括七夕情人聚會、月兔背景及現代浪漫等元素,期望可以小試牛刀推出巿場測試反應,較以往競投年宵成本更低,容許有更多時間獲知大眾喜好,再進行修正改善。

中五生Yen及Phoebe稱今次設計出與中秋及七夕有關的主題T恤、杯套及個人縫製書冊,以往只會在IG網店銷售,期望今次有機會在巿集推出,讓更多人認識她們產品。有香港大學一年級女生以銅線及樹脂製作出水晶花「月娥宮扇」及飾物,讓更多人認識她的創作。

「融HUB」 創辦人何玉慧(左)期望讓年輕人有更多表達自己的機會。(莫家文攝)

「融HUB」 創辦人何玉慧表示,今次活動讓公眾能夠在雅緻的裝潢及文化氣息氛圍下欣賞及細味年輕人的作品及中國傳統文化,樂於與年輕人分享時間、空間、想法、故事及資源,今次合作正好讓年青人一展抱負,實現他們的無限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