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小學改建成過渡性房屋 提供51單位 保留多項歷史文物
位於九龍城的樂善堂小學於1949年創立,有70年歷史,學校於2019年停辦,辦學團體九龍樂善堂推行樂屋項目,將其改建成過渡性社會房屋,讓51個基層家庭入住,改善居住環境。辦學團體指,改建時保留了建於同治13年的龍津石製匾額,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寫有「仁、愛、勤、誠」的校徽,以及列出當年贊助擴建校舍的善長姓名的石碑臚。
九龍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中提到,九龍樂善堂在改建期間特意保留校內多項歷史文物,包括建於同治13年的龍津石製匾額,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寫有「仁、愛、勤、誠」的校徽,以及列出當年贊助擴建校舍的善長姓名的石碑臚,盡量維持原有結構。劉愛詩指,校舍的建築標準與近年落成的新校相較甚遠,負責團隊需因應每個房間的情況改裝,幸校舍的課室及活動室多數設有大窗戶,光線充足,空氣流通,適合改裝成寓所。而採光不足的位置則改裝成洗衣房、圖書室、遊戲室和家庭輔導室等共享空間,地盡其利。
最大單位420呎
劉愛詩又指,基於人皆有適切居住空間的理念,樂屋住客人均居住面積最少70呎,學校26間課室和活動室改建成51個面積260呎至420呎的單位,可供2至3人及4至5人家庭居住。為了增設獨立浴室和廚房,負責團隊在喉管方面亦下過工夫,在學校有蓋操場添置水泵、水缸、水管等,為了避免開放式廚房的油煙和浴室水氣瀰漫,每個單位均安裝了通風口。而考慮到入住的小孩需要玩樂空間,團隊亦保留了寬敞的籃球場。
九龍樂善堂表示,項目現已入伙,鄰里亦已逐漸形成小社區,當中的住戶石女士形容,自己之前居於旺角,樓下既有酒吧,衞生環境也差,加上地方狹小,同住兒子不喜歡留家。自去年12月初遷到樂屋後,情況大為改善,不但地方舒適,空氣清新,亦方便兒子到樓下的球場打籃球。
另一名住戶黃女士亦表示,對樂屋的居住環境感到滿意。她育有一子一女,之前居住沙田下朱輋的鐵皮屋,每日回家都要走上一段崎嶇山路,而且因房子小,桌子打開後再無位置供全家同坐,只能輪流坐在桌前吃飯,形容即使晚上希望一家三口同枱吃飯也是一個奢望。遷到樂屋後,將大桌打開後仍有空位,孩子可自由活動。
九龍樂善堂表示,入住樂屋的家庭需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居住環境惡劣或急需社區支援,二是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綜援家庭或收入低於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55%的家庭優先。樂屋的租期不少於兩年,由於反應踴躍,九龍樂善堂已推出另一個位於宋皇臺道及土瓜灣道的樂屋項目,提供100個單位,並計劃推出其他項目,增加過渡性房屋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