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街神父長居劏房襪穿窿 封區掛心無家者:關心窮人係本份
佐敦周末封區強制檢測一役,74歲的「廟街神父」胡頌恆成為其中一名封鎖44小時的「禁區」居民,無論解封前後,他都掛心無家者或更生人士的溫飽與住宿,憑着多年社區連繫,租賓館作臨時宿舍,聯絡食肆免費派飯,租舖經營二手賣物店,讓街友逐步自力更生,他沒有穿神聖白袍,長居劏房單位,用燶底電飯煲簡單煮食,勤勉穿起「襪穿窿」的涼鞋四出尋訪無家者協助上樓,在廟街十多年來落地生根。
佐敦封區期間,胡神父被傳媒目擊在封鎖區內僅有自由時間與空間,仍努力向飯店張羅數個飯盒,透過現場採訪記者之手,送遞熱飯至管制區域外圍、在7-11便利店對開流連的露宿者阿明,便匆匆返回家中等待解封消息。
「政府派咗的物資罐頭茄汁豆,只係用咗半罐,(封區)當晚放喺飯煲內用水加熱,通粉、出前一丁送晒畀有需要嘅人。」他在百餘呎的廟街劏房單位,打開煲底發黑的殘舊電飯煲如是說,「𠵱家好少時間煮飯,都食下麥皮煮下通粉。」他笑言。
一度擔心無家者遭強制送入隔離營
解封當天,他四出找尋封區後「失聯」的無家者,確認所有人所處位置。政府要求7,000名居民經檢測後返回住所靜候結果,他擔心區內六至七名街頭露宿者,隨時因無家可歸,加上部分人有精神問題難以溝通,或遭強制送入隔離營檢疫,他其後獲悉民政事務處另有安排,將他們安置於快將落成的吳松街前臨時熟食中心內,提供臨時住宿,始放下心頭大石。「我問咗政府職員,嗰度好新淨,有床塾鋪底唔會凍親,我就放心。」
胡神父今日(26日)穿着一對「穿窿」的襪子及涼鞋,稱收到街坊通知有人無家可歸,匆匆拖着行李箱巡區「撈仔」,早上安排兩名尼泊爾無家者上樓,暫居平安大樓的臨時宿舍單位。
租賓館作無家者宿舍
該批單位正是神父一手創立的非牟利組織Mercy HK,靠教友或有心人捐款,由去年起租用賓館來安置街友,組織成員Simon稱,「去年4月剛開始係麥難民,因為麥當勞唔做晚巿堂食,冇地方休息,跟住疫情爆發失業潮,基層或更生人士租唔起板間房,年底又有一批來往中港兩地的司機,因為局部封關失業,冇辦法喺街頭露宿。」他稱現時已租用賓館約30至40多個房間,提供60多個床位,月租開支高達16至17萬元,款項暫時足夠數個月營運。
為了應付房租開支,胡神父去年中在廟街租舖,透過出售接收回來的二手衣服、家品及電器,聘請約三至四名無家者,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及住宿環境下,逐步自力更生。
一眾受助的街友之中,56歲的阿昌屬其中一員,阿昌早年因誤入歧途,因吸食毒品、藏毒、偷竊、販賣色情光碟等罪名,進出監獄五十多次,他十多年前探訪囚友因而結識胡神父,一直被對方苦勸回頭,最近一次犯事至本月中獲得釋放,下定決心戒除毒癮,他感激胡神父安排入住臨時宿位,否則將會在佐敦封區當晚露宿街頭。「我上個星期先放出嚟,身無分文,如果唔係神父安排我上樓,封區嗰日,我應該仲瞓緊街,𠵱個人情債一世都還唔晒。」
神父:關心窮人生活是本份
胡神父安排阿昌午膳後,囑咐他小心身體,便將資料寫入記載各受助人的記事簿內,「我好中意廟街,比澳洲『靜嚶嚶』熱鬧得多,我唔認同𠵱度龍蛇混雜,基督徒本應該關心窮人生活。」他言畢又徐徐步行上樓返家發電郵,為更生人士及露宿者奔波,其半鹹不淡的廣東話,雖然甩不走洋化外貌,但內心比更多港人更「貼地」關心貧窮基層。
立即參加挑戰:【饑饉30】與饑饉之星 同助孩子面對天災與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