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行人天橋】工程延誤22年 區議員將去信申訴署追溯責任
旺角道行人天橋系統工程遭拖延多年,被指是「蝸牛工程」。在1998年的新聞公報中,指出當時政府預計工程會在該年底展開,需時僅約24個月(即2000年年底)便會完成。惟工程在公布過後的22年後仍未完成,最新預計在明年第二季完工。有關事件引起區議員關注,要求相關持份者包括發展商、路政署、運輸署就此答覆。
今日(15日)油尖旺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中續議相關事宜,出席的區議員稱希望找出天橋工程延期的原因,以及誰需要為延誤負責。因此,委員會主席陳嘉朗提出在會後去信至申訴專員公署追溯責任。
會中多名議員就事件對相關部門進行查詢,他們關注天橋工程延期多年原因,以及天橋何時能正式啟用。當中更有區議員直指不滿意相關持份者的答覆,認為就天橋工程被拖延逾20年,應向相關部門進行問責。亦有區議員認為,若發展商最終在其預計天橋完工期後才完成工程,應向他們提出罰則。
油尖旺區區議員林兆彬表示,這次是在今屆交運會中第三次討論「蝸牛」天橋工程,他指當初政府在1998年時提出會於24個月內完成工程,質疑為什麼與現時路政署的說法不一,即工程延誤和地下管道有關 ,並要在其改道後24個月才會完成。林兆彬形容工程為一個騙案,由2年變到22年也未完成,又指相關部門不停「搬龍門」,質疑過程中發展商和政府部門有否因失誤致工程拖延,誰要為延誤負上責任。
區議員余德寶指出,1998年的文件指在發展商24個月內完成工程後,天橋便交由政府管理,不明白為什麼只要2年的工程,卻拖至22年才能完成。他又表示,發展商指出他們會在2021年完工,但因以往的不良經歷,令他懷疑能否準時完工,希望發展商能在區議會中作出書面承諾。發展商在過往的書面回覆曾提出不少導致工程延誤的原因,例如在2003至2011年這8年間作觀察、以完成相關程序。在2014年6月至9月因受到社會運動影響,所以暫停了工程。他不了解發展商提及的原因是如何斷定會影響工程,有沒有其他原因例如施工不足、不夠工人等因素影響。他認為這難以全面地看到影響工程的因素,也並非有足夠理由讓工程拖足22年。
區議員林健文則批評,工程進度拖延多時,至新一屆議會對相關持份者作出譴責後,才「立刻開工」,指發展商「唔鬧唔做」,又提出發展商早前指會在2021年完工,但未有提及何時啟用的問題,又質疑發展商會否再次向公眾交代工程進度。
發展商新鴻基回應查詢時指出,天橋工程在過往數月已有大進展,其延誤原因則由路政在早前的文件中已詳細交代。新鴻基又認為,這次事件對發展商及路政署來說都是一個好經驗,「知道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為社區帶來不便,惟將來可以做得更好」。新鴻基表示,他們也不希望工程延誤,因為會令造價上升。加上天橋路段位於市中心,地底複雜。油尖旺是舊區,有很多歷史,地下亦有很多公共設施,設計橋時需要避開,故花上多一點時間研究。加上涉事地段交通繁忙,種種因素也會影響工程進度。今年4月,天橋系統已完成橫樑及混凝士橋身,預計明年第二季將完成工序。完工後會交給政府決定何時啟用。就先前吊臂工作台意外,新鴻基則指,已隨即在「上游」及早一個路口設置額外提示,發展商又指,一般而言,很少車輛會高過5米,認為意外只是個別事件。
運輸署回覆查詢時指出,在天橋工程完工後便可啟用。當天橋啟用後,便會封閉橋下過路處。署方解釋指早已刊憲相關撇除過路處工程,興建天橋便是希望減少地面交通擠塞,若興建天橋後,不取消過路處,則屬本末倒置的設計。
陳嘉朗隨即質疑署方,取消過路處是否代表交通變好,他認為取消過路處做法並不理想。「這樣不方便長者,上次開會時,區議會亦曾明確反對這個方案,但署方於今日會議中再次提出」,認為署方並沒有聆聽他們旳意見。
署方其後指出,天橋落成及啟用後,會再做人流和交通統計,才考慮是否取消過路處。若日後發現居民有嚴重不便,會再視乎情況調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