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鰂魚涌】推翻不能避雨亭響朵 女版主盡訴逾百年小區古怪事
14年雨傘運動之後,社區力量如雨後春荀,多個地區組織相繼冒起。同年一位鰂魚涌街坊發現,在芸芸地區組織內,獨欠鰂魚涌。因此她以一人之力,在Facebook開設了專頁「樂活鰂魚涌」,發放地區資訊,推動居民對社區規劃提出意見。2015年,她揭發鰂魚涌一個不能避雨的避雨亭竟然耗資33萬,事件引起傳媒廣泛報道,令公眾嘩然,結果這個避雨亭也遭拆卸。街坊的力量,不能小覷。
自小居於東區 獨力創立鰂魚涌社區組織
「這麼多年我都離不開東區,沒有電車路我不懂回家。」今年40歲的陳寶琼 Kelly自小住在香港島東區,先後居於西灣河和柴灣,直至13年前才搬進鰂魚涌。活在東區,她習慣了這裡的街道和種種微小的城市規劃。「港島的人就是這樣,離不開這裡。港島的街好簡單,一條大街、一條細街、一座山,最多海邊有一條街,橫街也不多;但九龍有很多街,新界也行不慣……可能十八區的人都覺得自己區最方便。」
2014年,多個地區組織紛紛崛起,建設了屬於當區的網絡,但鰂魚涌卻沒有一個連結街坊與社區的平台,「那時有好多地區群組,『乜乜人乜乜事』,唯獨鰂魚涌沒有。」在環保慈善基金做網上聯署工作的Kelly,決定在facebook 開專頁「樂活鰂魚涌」,寫鰂魚涌的歷史、郊野公園資料,以及各個社區議題,「這個小區有逾百年歷史,很多太多古靈精怪嘢。」5年間,組織的營運均由Kelly一手包辦,初初由邀請朋友讚好,以至口耳相傳,至今其專頁已有逾萬四個讚好。
經營已近五年,愈來愈多街坊在專頁上報料,「比例是六四左右,六成是我搵的料,其餘是居民報料、來信、投訴或求助。」有地區人士開Page,是為參選鋪路,但Kelly坦言不會從政,「有選舉的話政治宣傳就會好明顯,他們說那些選舉語言,『我是鰂魚涌的兒子、女兒』,我真的說不出口。」她直言沒有政黨主動聯繫,但若議題跟居民息息相關,也會跟進或發佈政黨的地區事務消息。
鰂魚涌有個不能避雨亭
「樂活鰂魚涌」的讀者眾多,原來也拜著名東區設施「不能避雨亭」所賜。2012年東區區議會通過,在英皇道新威園對出的一個巴士站上加設一個「巨墩式設計」避雨亭,並於翌年撥款33萬元承建。然而此避雨亭疑被投訴阻街,遂於2014年7月搬遷至海堤街。2015年,樂活鰂魚涌專頁發布此避雨亭的相片,形容此為「不能避雨亭」,質疑有關設施浪費公帑。有關帖文引起公眾嘩然,傳媒更廣泛報導,最終一個月後該避雨亭便遭拆遷。經此事後,樂活鰂魚涌的讚好人數大幅上升,成為當區舉足輕重的地區資訊專頁。
「是不能避雨亭令到個專頁更多人留意。那時發現這個避雨亭原來花了33萬,寫了一篇帖文,叫大家估這東西花了多少錢。那時開始有大白象工程的概念,一講原來要33萬,大家便嘩然。」隨後Kelly專注發掘不同的地區議題,她形容東區有很多「古靈精怪」的事,所以有很多事可以分享,「有個屋苑40年前是殯儀館,但其實大家講來講去,都是講不準是否屬實。然後我查一查地契,證實真是殯儀館,而當時賣地起樓,地價飆升得好緊要,1蚊變100蚊!」
鰂魚涌地標:柏架山
說起這一區的標誌,Kelly不是說甚麼建築或是特色小店,反而是最自然的柏架山。她說東區首選行山勝地就是柏架山,不單止容易攀登,更是少數可讓電動輪椅登上的山徑。「很多地標也是人造出的,例如是甚麼銀行大廈,但一個城市是不是要將商業看得如此重要呢?」
怪獸大廈打卡的背後
除了柏架山,鰂魚涌最為人熟悉的可能就是位於英皇道、被稱為「怪獸大廈」的舊樓益昌大廈。此舊樓建於1960年代,是商場及住宅混合建築,外觀呈扁平橫狀,有如一道屏風。此舊樓的密度極高,五座大廈相連起來,有逾2千個單位,可容納逾萬人口,故有「怪獸大廈」之稱。
外國電影《變形金剛》也曾於怪獸大廈取景拍攝,令該舊樓蜚聲國際,不少遊客也特意前來「打卡」。但在「打卡」的背後,原來也令到大廈的居民感到不便。「有遊客亦有香港人,有時又有航拍,但這裡始終是私人地方,太多人來會阻住居民,就如台灣稱之為『觀光公害』。其實好滋擾居民,所以我不敢說那裡是地標。」
Kelly認為外國遊客對於密集式的港式建築有一種情意結,「外國人好沉醉於九龍城寨,那裡密密麻麻,而且很嚇人。喜歡Cyberpunk的人都對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好有興趣,但現在九龍城寨已經消失了,他們便要找那些密密麻麻的舊樓,滿足他們對Cyberpunk的渴望。而其他地方的確看不到這些舊樓。」
時代巨輪:重建和商業化的鰂魚涌
滿是舊樓的鰂魚涌,近年也逐步走向商業化,發展商收購強拍舊樓,再重建為商業大廈。Kelly作為鰂魚涌的街坊,她認為整個規劃過程中,居民的參與太少,而這是她希望組織起街坊力量的原因,「作為居民,對於時代轉變並沒有表達意見的渠道去。贊成與否, 意見都無人重視。如果城規會肯認真把關,聽居民意見的話,那麼發展就不會如此大規模。」
走在濱海街上,有一排殘舊的舊樓,舊樓的地下仍有部分商舖營業,也有些舖位雖然掛著招牌,但其實早已結業交吉;亦有居住單位的窗戶,貼著「田生地產」四字。如今大部分的業權早已被發展商收購,發展商亦計劃進行強拍,收回最後剩餘的居住單位和舖位,再重建作商業用途。「以前的這裡有好多舖頭,如今幾間都搬走了,不會再開門。」Kelly跟地下舖「樂記五金」的老闆娘楊太認識多時,這天她倆寒噓問暖,得悉楊太正與發展商談判,縱使多麼不情願,最終也可能要接受離開的現實。
「她們的五金舖星期六、日都開,很多附近寫字樓和地盤的大哥也會來買工具,如果沒有她們,全部變了商業大廈,星期六、日去哪裡買呢?會變得很不方便。」對街坊來說,鰂魚涌正正是面臨時代轉變的關口,Kelly說,不少像楊太一樣的街坊,也感到心灰意冷,「楊太其實年紀不輕,但她還願意出來工作,為甚麼要將她們趕走呢?」楊太也直言,自己非常不捨附近的工友熟客,而她最希望是留在原址。
送舊迎新不一定好?
市區重建的速度,比Kelly想像中來得快。今年年初,有發展商通過原址換地方式,始在鰂魚涌海濱興建4幢酒店和1幢寫字樓,共400間酒店房,「大家聽見都很害怕,不想有自由行進來,看見土瓜灣都會驚。」然而她們試過提交意見書,但都無阻發展大勢,「城規會變了橡皮圖章,發展利益取盡,小市民利益又是否相若呢?」
另一方面,現在發展商太古亦正在英皇道申請強拍,「好像玩大富翁一樣,逐處逐處買下來發展。」而她更擔心拆舊樓起新樓之後,這一區將會變成了另一個模樣,向商業傾斜。「發展並非不好,但如果大家有份參與規劃過程,結果才是公平。如今居民的意見被排除在外,傾斜向某一方。但這種傾斜就是『香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