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灣河爆水管】水務署力推「智管網」計劃 何解仍然處處爆水管
西灣河凌晨有食水管爆裂,大量食水及泥沙從西灣河街流出,令附近一帶變成澤國,部分路面更出現下陷情況。水管爆裂近年時有發生,水務署為減少有關情況,已展開「智管網」的建設,惟當區區議員指,水務署一直未就區內建設智管網的事宜,向區議會作出交代。
水管爆裂,食水湧至街道各處,造成街坊不便之餘,不少店舖亦遭殃。東區區議員麥德正指,水務署現時已派人搶修。政府於2010年開始,已分階段展開「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更換及修復各區管齡30年或以上的喉管,有關工程已於2015年底大致完成,麥德正亦指,西灣河附近的主要喉管都已完成更換,惟是次爆裂的一段喉管未有更換。「老化的不是大喉,而是橫街的水管,像這次爆水管,爆裂位置並非電車路、主要幹道。」麥表示,過往曾向署方反映有關問題,惟署方的回答被動:「即使我們反映橫街水管爆裂有上升趨勢,他們也是說要『爆到先知』。」
為了更有效減低水管滲漏、爆裂的情況,水務署於2014年已展開建設「智管網」計劃,擬將供水管網分成約2000個獨立監測區域和水壓管理區域,監測水流量和水壓,並收集相關數據,以分析水管狀況。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2017年回應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曾指,期望於五年內完成整個智管網,惟去年水務署評估,系統要到2023年才可全面設立及運作。署方現時已在各區設逾千個監測區域,系統曾於2017年監察到慈雲山毓華街、土瓜灣貴州街及長洲供水管網出現異常,使有關部門及早發現並修復滲漏水管。
翻查水務署於去年3月呈交至立法會的文件,截至2018年2月,東區已設有42個運作中的水壓管理及區域監測區域,另有5個當時仍在建造。據署方網站資料,署方於西區、中區、東區、西灣、九龍西及荃灣東主要供水區的食水分配系統,建造有關設施,並在2018年9月底完工。
雖然東區已設有監測區域,但翻查東區區議會會議紀錄,未見太多和智管網有關的文件,麥德正直指,署方過往未就此與區議員討論及交待。「如果是水務署主動交代的話,在我印象中,我任內都沒有發生過。」他又指,水務署一向採用「聽喉」的方法,檢查水管狀況,惟他質疑此檢查方法的成效:「如果真的可以聽出問題,現在就不會搞成這樣了。」除了是次西灣河街爆喉外,上月太安街附近亦曾有水管爆裂,麥德正認為,署方應加強防範措施。
同區區議員梁穎敏亦指,過往區議會未就東區智管網的建設作特別討論:「因為過往區內都沒有大規模爆水管的意外發生。」她憶述,早前太古有水管出現滲漏情況,而水務署當時很快就找到是否與自己部門有關,認為效率上未有太大問題。不過,發生是次爆水管事件後,她指見到在預防爆水管的問題上,仍有進步的空間,故將於區議會上跟進有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