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藝術.一】100街坊拼貼彩色布膠帶 天水圍不止灰與藍

撰文:阮秀君
出版:更新:

一卷卷布膠帶,除用作封箱,更可為社區帶來色彩。一間天水圍社福機構招募逾百名街坊,計劃今日在本地藝術家指導下,以不同顏色布膠帶,將天水圍公園兒童遊樂場「大變身」。主辦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其「天拉吧-天水圍故事館」館長陳憬樟說,天水圍不單單是灰與藍,公園不止安坐,只要肯嘗試,藝術亦可融入社區,於街頭各處展現姿彩。

只要用不同顏色的布膠紙拼拼貼貼,變出幾何圖案,亦可體現美學。(受訪者提供)

「撕開布膠帶,逐一貼在每塊灰色地磚上,先用黃色,再在上面貼上紅色,最後到藍色,重疊拼貼成幾何圖案。近看未必看得出效果,但當每一塊地磚都貼上圖案後,退後一看,就會看到有多漂亮。」在本地藝術家楊秀卓眼中,地磚可以是畫布,布膠帶可以當畫筆,每一位居民都可以是畫家,美化自己的家。

本地藝術家楊秀卓說,這社區藝術活動,有別於工作室個人創作,着重街坊參與,增加大家對社區的歸屬感。(受訪者提供)

今日下午逾100名主要來自天水圍或元朗街坊,攜着子女親友,分成兩批,要在天水圍公園兒童遊樂場的環形觀眾看台「大貼特貼」。60多歲的楊秀卓擅長以布膠帶創作。他說,布膠帶操作容易,不論3歲至80歲用起上來都亳無難度。藝術創作在乎美學概念,而不是工具地方。

天水圍公園的兒童遊樂場,四周鋪上石磚,灰灰沉沉,不過本月29日,便會大變身。(受訪者提供)

過去楊秀卓在工作室創作,享受獨樂,「透過藝術品,表達自己意念,思想跟感情」;近年他關心社區藝術發展,地區創作空間,追求的是與眾同樂,「大家一起去完成,每個人都有參與感」,共享藝術,在生活圈尋求那份真、善、美。

活動在天水圍公園舉行,主辦機構說,想活用公共空間,公園不只是用來坐一坐,也可作為體現社區藝術場地。(受訪者提供)

「當居民有份美化自己的社區,建立對這地方的關係。」楊秀卓說,當居民認為這地方美,便會自動愛護這地方,很多社會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布膠帶仿似成為建立居民跟社區之間的紅線頭。

「天拉吧-天水圍故事館」館長陳憬樟說,希望透過社區藝術活動去建立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 受訪者提供/Bertha Wang攝)

「別人設置的是酒店,自己布置是客廳。」「天拉吧-天水圍故事館」館長陳憬樟統籌這次「天水圍藝術實驗室3」活動。他說,自2014年起其機構已推行這類社區藝術,今次以場地來說是最大型一次。

他說,很多區內的公共空間都可用來實踐社區藝術,公園用途不限於休息安坐,希望活動可以讓居民了解這社區活動的可能性。他笑言,最初自己也沒想過真的可以在康文署兒童遊樂場貼貼拼拼,試一試,原來政府可以「say yes」,促成這美事。

逾百名街坊到時亦會用布膠紙貼出「2019」字眼,預早慶祝元旦。(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