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紗廠開幕】荃灣紗廠的前世今生 廠房活化形成「新舊對話」
1940年代,國共內戰如火如荼,大量企業家和技術人員到香港避險創業,配合本港生產成本低廉等利好因素,造就了50年代起香港的工業新時代。人口增長與生產技術的進步,讓香港在60至70年代踏入了製造業黃金期,其中紡紗業在產量、紗錠量和工人數目上也於1976年達至高峰。當期時位於荃灣的南豐紗廠為本港紡紗生產商龍頭,以每年極高的生產量見稱。後來生產成本日益上漲,競爭對手抬頭,南豐紗廠也難敵時代變幻,於2008年轉為貨倉。2014年南豐紗廠開始活化工程,並於昨日正式開幕,舊日南豐四廠、五廠及六廠,活化後以「南豐作坊」、「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及「南豐店堂」三大主軸架構的全新面貌,為公眾開放。
荃灣曾經為本港工業重鎮,在當時為製造業主導的社會之中,紡織業則為最大部份,而九成的紗廠設於荃灣,1961年荃灣的工人人數共有2萬3000人,更為新界工人總數的7成,因此當時荃灣媲美英國工業城市曼徹斯特,更有”Little Manchester” (小曼徹斯特)之稱。
1954年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立南豐紗廠,選址荃灣白田壩街工業區,屹立於芸芸工廠之中,高峰時年產3000萬磅棉紗,成為了本港其中一個紡織龍頭。1960年代,南豐繼續擴展業務,收購了鄰近的地段共設立六個廠房,開創紡織王國。
直至1980年代,香港製造業面臨極大挑戰,亞洲各地紛紛步入工業化階段,台灣與東南亞國家以低廉成本作招徠,中國也開始改革開放。同時本港勞工成本日增,地價飛升,優勢漸變得不明顯,多間廠商萌生去意。香港亦因而化危為機,轉型為第三產業經濟,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率亦於80年代開始下降,去到1989年已減至20%以下。製造業日漸息微,南豐紗廠規模縱大,面對種種壓力也始終敵不過時勢,於2008年停止紡紗事務,將廠房轉為貨倉,為紡紗皇朝寫上句號。
2014年適逄南豐紗廠創立60周年,南豐集團宣佈將紗廠活化成集創新科技、文化、藝術及學習體驗於一身的保育項目,將舊有南豐紡織的四廠、五廠及六廠,總樓面面積為26.4萬平方呎,改建成單一建築群,由昔日的紡織廠房轉變為南豐紗廠(The Mills)。現時南豐紡織的商業零售樓面面積約10多萬呎,出租率已達9成,3成為飲食業,7成為零售和體驗式消費。
活化之後,南豐紗廠以「南豐作坊」、「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及「南豐店堂」三大主軸架構呈現出全新面貌,為公眾開放。其中「南豐作坊」為創業家和策略夥伴提供培育基地,將科技加入傳統的紡織、時裝及零售業;「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是香港首間紡織文化藝術中心,參觀者可以透過活動感受香港紡織業在過去與現在的創造精神;「南豐店堂」則為一個提供學習及體驗式零售經驗的集中地,訪客能夠參與各樣的活動去認識產品的誕生和觀賞創造的過程。
南豐紗廠市場總監梁婉玲向《香港01》表示,80年代由製造業轉型為商品主導市場,期間股票市場也開始蓬勃起來,香港也漸成為金融城市。她又指,隨著香港經濟起飛,地方租金亦有提升,而工廠需要很大的用地,因而經營成本也很高,廠商紛紛北移。
梁婉玲指,南豐紗廠的新方向是集創意、學習與體驗式購物於一身的平台,而內裡多數是新創和本地獨有的品牌,一般外面常見的品牌則不會在南豐紗廠內看見。
工廠林立的景象曾為香港標誌,然而今日紗廠已絕跡於香港,不禁讓人感嘆時日變幻。梁婉玲表示,雖然工廠消失了,但不能說是可惜,只能說這是城市的變遷,有很多東西都一定會有改變,並會有新的發現,「應該係Remade by history,無以前唔會向前行」。
南豐紗廠現場也可以看見一間名為「G2G 舊衣新裳」的位置,回收客人的舊衣物,然後變成紗線,再用這些舊紗線造一件新衣服,讓客人取走,客人可以在旁邊觀看整個過程,了解昔日製衣的景況。南豐紗廠特意刻劃了製衣元素,也是保留這裡的歷史痕跡。
全民保育行動發起人袁智仁指,時代轉變後有很多建築無法發揮到其原有意義,而本港人力資源相當昂貴,工廠無法生存,改變用途也是合理。他認為南豐紗廠的保育項目十分成功,既保留到紗廠的歷史元素以及紡織及初創等初衷,亦配合到新的意義,讓年青人進駐發揮創意。
南豐高級建築師吳家健說,紗廠的設計特色保留了一些舊有的歷史痕跡,例如是廠內的柱上仍留有綠色油蹟,配合活化工程,期望做到「新舊對話」效果。
他續指,紗廠內部份舊物結合了新的設計,融入了新的用途,例如是舊廠房的鐵閘、木門和沙桶,進駐的企業家也可以看到一些舊痕跡。他坦言,工程上「新舊對話」的模式比完全翻新更具難度,而舊物件已有相當長的歲月痕跡,要進行一些保護工作才可讓它們繼續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