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社區伙伴】活在網絡同溫層:唔敢喺網上發表社會言論

撰文:劉𨥈筠
出版:更新:

儘管於網絡上活動曾遭到針對攻擊,但Nise深信仍有很多有心人善用網絡力量,組織義工隊伍和互助社群,默默推動文藝創作、進行公眾教育、發動社會創新。

Nise於2012年參與平等分享行動。(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網絡世界強大,不少社會公民運動亦是透過網絡力量集合同路人,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行政及項目統籌的蘇麗嬋(Nise)是參加者、甚至是組織者之一,當中最大感受的是2012年的平等分享行動。「很多不相識的個人,透過網絡走在一起,分享信息、需要、感受和看法,並相互支持、互補,我想這個是我在互聯網的蜜月期。」

隨後,Nise希望利用空餘時間透過社交媒體去鼓勵身邊人關注社會問題,因此特意選擇時間較為自由的正職,例如經營合作社及樓上小店、寫專欄、兼職小型NGO的項目統籌等⋯⋯當工作均與網絡密不可分時,Nise 發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我辦小店嗰陣,一開始喺Facebook賣廣告,真係幫到生意,但如果冇落足夠廣告,根本就冇生意。結果,Facebook廣告反而變咗我鋪頭核心咁。」Nise請教同行的經營之道時,才發現要請專業水軍,開假戶口才能推高銷售量。「究竟係我用緊網絡,還是畀網絡操控?」這個問題成為Nise心中對網絡最大的疑問。

經營小店令Nise體會到網絡界。(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除此以外,過去的政治爭議事件亦令Nise觀察到網絡欺凌的現象。佔中時期,Nise經營合作社,以商戶身份分享佔領的影響。片段放在Facebook後,隨即引來熱烈的迴響。「大家喺互聯網互相指責、分門分派、冇溝通,只要立場唔同就被針對、起底,甚至被網絡欺凌。」

Nise於佔中時期正於銅鑼灣經營合作社。(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發生不愉快事件後,Nise隨後幾年也不敢於網上表達意見,生怕被網絡欺凌,個人私隱被公開,受到騷擾,久而久之只活在同溫層的安樂窩中,接收的資訊十分局限,情況並不理想。Nise直言網上假新聞泛濫,扭曲和失實的資訊透過討論區、KOL等發佈,亦令真假資訊難以分辨。

儘管網絡力量可見破壞性,但Nise深信仍有很多有心人善用網絡力量,組織義工隊伍和互助社群,推動文藝創作、進行公眾教育、發動社會創新。「好似前排颱風山竹襲港,將軍澳居民,就透過網絡動員,重建海旁緩跑徑,結果,一個人嘅呼籲同行動,變成一股社區力量,喺災後為香港帶來喜悅與希望。」

於機緣巧合下,Nise開始為文化及媒體基金會籌備「網絡公民獎」。本屆公民獎主題為「網想社區」,希望呈現網絡公民如何透過互聯網的空間,去想像、重構、書寫和呈現香港,以及裏面的社群和社區生活。公民獎亦設立提名機制,鼓勵公眾提名在網絡上營造和重構社區的項目,展示公民對香港的願景。

「網絡公民獎2018」

參賽作品資格:

 1. 報道內容涉及本地公共事務
 2. 於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5日在互聯網首次發佈
 3. 參賽作品可個人或集體製作,以非牟利為原則
 4. 內容不能涉及誹謗個人及團體,或煽動仇恨
 5. 作品參賽後須採用彈性授權方式,如Creative Commons,以便在網絡流通

參賽方法:可自行報名或提名他人參賽(須獲作者同意)
報名截止日期:2018年10月31日
報名詳情:https://www.cmef.org.hk/
支持媒體:香港01

「01社區伙伴」招募中!立即聯絡我們,成為01社區伙伴,利用01平台,凝聚各個社群! 查詢電郵:cr@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