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空氣質素持續改善去年成10年最好 環保署料與社會活動減相關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疫情爆發後,大灣區廠房不斷傳出停工甚至倒閉,本港近年亦再現藍天白雲的好天氣。環保署今(9日)公布最新的空氣質素情況,去年更為本港過去10年來最佳水平。署方並不否認中港兩地社會活動減少,確實為空氣質素帶來正面影響,但強調正因政府不斷推出減排措施,空氣質素在疫情前已有明顯改善,認為應以長線指標作準。

過去10年本港所有污染物均呈下降趨勢

環保署助理署長蕭智慧今日公布,2013至2022年大氣中空氣污染物,包括懸浮粒子、微細懸浮粒子(PM2.5)、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分別下跌43至62%。

路邊空氣污染物的年均濃度,亦下跌47至64%,所有污染物均呈下降趨勢。當中二氧化硫減少六成,微細懸浮粒子(PM 2.5)亦減少四成,2022年為過去10年來最好水平。

至於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亦有大幅改善,一般及路邊監測站錄得的高風險日數及時數,亦整體合格。根據天文台資料顯示,2004年低能見度時數達高峰期,錄得1,570小時,但2022年已減至401小時,大幅減少74%,「見到藍天白雲嘅日子係持續增加。」

2月9日,環保署公布本港最新的空氣質素情況。(盧翊銘攝)

去年12月七成新登記車輛為電動車

惟疫情肆虐三年,內地廠房停工亦減少排放污染物,問到如何評估復常後的空氣水平。蕭智慧表示,疫情爆發後,社會整體活動確實相對減少。「呢個我哋唔會否認,佢哋對空氣質素改善一定有幫助。」

但他強調,去年下半年本港整體活動已逐步恢復,但空氣污染物數目仍然向下。他認為與政府的減排力度有關,因此排放物的數字不升反降。他以電動車普及化加速為例,去年12月每10輛新登記的車輛中,便有七輛為電動車,間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與廣東省政府的緊密合作才獲理想成果

環境及生態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梁啟明亦補充,政府會繼續以新能源運輸基金,吸引業界營運者試用電動車,今年的增長更達52%。他相信隨著數萬輛舊歐盟標準的車輛,被陸續淘汰,本港空氣質素會持續改善。

蕭亦指,分析空氣質素,是以長線指標作準,因此屬於長期工作。他認為正因過去逾10年不斷推出減排措施,加上與廣東省政府的緊密合作,大灣區的空氣污染物,由2006年起不斷下降,才獲得今日理想的成果,證明兩地政策頗有成效,預料未來將會持續改善。

環保署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所提出的使用電動車輛、綠色運輸和減碳措施。而粵港澳正進行為期三年的《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期望可共同努力控制區內的臭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