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逝世|衛斯理之名源自大坑 村內曾接收難民 用地閒置逾18年
一代香港才子倪匡周日(3日)逝世,終年87歲,其著名科幻小說系列《衛斯理》膾炙人口,至今仍有不少書迷津津樂道。「衛斯理」一角的靈感來自位於銅鑼灣大坑村的衛斯理村,早年用來安置難民,並有學校、醫務所及衛斯理堂等社區設施,至80年代因應教友流失,1988年正式結束衛斯理堂,兩年後被拆卸,現時村內的平房石屋亦已被清拆,用地交還政府,並閒置至今。現時只有營舍尚算完整保留,惟多年來因斜坡維修費用高昂,一直未有社區團體有能力租用。
知名作家倪匡叫好叫座的經典作品《衛斯理》系列曾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及廣播劇,他曾透露「衛斯理」一名源於他一次乘車經過大坑,見到名為「衛斯理村」的門牌,覺得頗有洋人味道,適合洋化題材,便順手拈來,創作了膾炙人口的經典角色。
村內曾有學校、醫務所及教堂
「衛斯理村」屬於掃桿埔徙置區一部分,由衛理公會1955年籌建及負責具體村務,是香港第一條平房村(Cottage Resettlement Area),以會祖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命名,用作安置部分石硤尾大火的災民。衛斯理村建有80個平房單位,每列平房由兩個單位組成,全村可容納500人居住。村內亦設有一所名為衛斯理堂的教堂,亦兼辦幼稚園及小學、醫務所、製品公司、社交中心等社區設施,致力改善村民生活,亦服務了附近木屋區的村民。
衛斯理堂於1990年被清拆
衛斯理堂高峰期教友人數多達347人。惟至六、七十年代,由於不少衛斯理堂教友被安置到其他地方,村民亦陸續遷離,衛理公會開始在村內建設衛斯理營舍,供教會租用作退修場地,衛斯理堂開始進入衰退期。在八十年代,循道衛理聯合教會議決將衛斯理堂改為聚會點,至1988年正式結束衛斯理堂,兩年後清拆。此外,由於掃桿埔的山坡地勢局限衛斯理村的發展,營舍業務亦發展得不理想,最終會方將土地交回特區政府,用地閒置至今。
斜坡維修費高達千萬元 社區團體難負擔
現時衛斯理村的平房石屋已被清拆,而位於綠化帶的衛斯理營舍雖原定於2004年清拆,惟因應區議會要求保留,翌年2月18日的區議會會議上,曾與地政總署商討以短期租約方式,將營舍出租予社區團體使用。
營舍雖然完整,但也變得殘舊,鋼筋外露,如需發展,使用者亦須負責斜坡維修保養等問題,費用可高達千萬元,加上營舍位於200多級階梯之上,亦需考慮無障礙設施等問題。該處有三幢已建好的大樓可用作飯堂、禮堂及可容納睡床的房間,至於交通方面亦有小巴及巴士可達。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曾爭取活化營舍及改劃土地用途,希望衛斯理營舍可租予文藝團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