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港人對選擇性緘默症認知低 2至5歲屬治療黃金期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小朋友在家中活躍,但在外卻變得文靜?許多家長都會誤以為是小朋友「怕生」,未適應到新環境所致,但如果相關情況已維持一段時間且沒有改善,那小朋友便有機會患上選擇性緘默症。近日有調查指出本港家長和幼兒園教師對選擇性緘默症的認知低,而香港目前亦沒有一個統計顯示其確診人數。研究團隊參考鄰近地方的數據,認為香港潛在患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並不少,籲家長及教師應多加留意,並協助孩子在2歲至5歲的黃金期內接受適當治療,以減少影響孩子的日後發展及長大後出現其他共病的機會。

香港兒童選擇性緘默症調查由香港選擇性緘默協會及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共同進行,亦是本港首個針對選緘症的研究。(歐嘉樂攝)

香港兒童選擇性緘默症調查由香港選擇性緘默協會及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共同進行,亦是本港首個針對選緘症的研究。在去年10月至今年4月期間,研究團隊以實體及網上問卷形式成功訪問600名幼兒園家長及165名幼兒園教師,發現他們均對選擇性緘默症的認知低,亦不太清楚在發現類似病徵後可以找誰以尋求幫助。

在教師方面,超過四成受訪老師沒有聽過選擇性緘默症(選緘症),僅有三成從網上渠道得知,有近一成指在工作環境或曾有學生患有選緘症。在得知選緘症的症狀後,逾七成認為過往曾任教的學生有疑似患有選緘症,大部分皆認為選緘症是社交或言語上的問題。當中,在查問學生在校的社交表現後,有逾半學生曾出現不敢問可否去廁所,因而撒尿、只用氣聲/非常細聲說話、因緊張而迴避目光,表現僵硬及不參與群體活動,這些情況亦屬選緘症症狀。

不足6成受訪老師懷疑學生有選緘性時會求助

在受訪老師懷疑學生有選緘症時,只有不足6成會尋求協助,當中近9成會尋找社工,約4成會尋求臨床/教育心理學家及治療師協助。其餘未有尋求協助的受訪老師則指出認為家長未必願意配合、沒有合適人選尋求協助或認為學生在長大後會自然有所改善。

在家長方面,則有超過8成受訪家長沒有聽過選緘症,在聽過的家長中,同樣大多是在網上渠道得知,鮮有經專業渠道認識。與教師不同的是,大多受訪家長認為選緘症除了是社交症狀外,亦是行為方面的症狀。近8成認為子女在家中能經常與家人有互動,但在學校或陌生環境中,經常與人有互動的情況卻明顯下降,下跌至不足5成。在認知選緘症,僅有百分之三的家長認為子女有選緘症,但若在日後發現子女出現症狀,則有逾9成家長表示會尋求協助,大多會向老師、校長及社工協助,部分會尋求治療師。其餘不會尋求協助的家長指出因認為沒在合適人選可尋求協助、擔心子女會遭受歧視、影響子女情緒、治療費高昂、認為這是孩子性格及家人反對和認為沒在必要。

有小孩上學時完全僵硬及神情呆滯

Vivian在孩子1歲時便發現他有特別情況出現,例如不喜歡別人讚賞。在稍為長大後,在外從不會主動說話,但在家中並沒有出現類似情況。她起初以為只是孩子年紀尚小,惟情況延續至上幼兒園,孩子在上學時不會回答問題,與同齡孩子有明顯的對比,在低班時更試過不願上學,「最嚴重係見到佢個人完全僵硬同神情好呆滯」。

面對孩子異常表現,Vivian曾試圖在網上尋找答案,起初懷疑是自閉症,亦與校方討論,對方亦懷疑他是專注力不足。「我覺得又唔係,我個小朋友可以睇書睇到一兩個鐘頭,點會係專注力不足」。後來Vivian選擇尋求專業人士的援助,「一開始,唔知搵邊個,言語、行為定職業治療師?」向職業治療師尋求協助後,對方指孩子的感統有問題。其後再找心理學家評估則認為他是選緘症,亦指出多年來只有接觸過少數個案。最終,Vivian再找治療師,待半年有期看診後,確定孩子是患上選緘症。她形容整過程為「兜圈」,「當時我睇國外YouTube影片講選緘症,見到啲症狀同小朋友好似」。Vivian認為老師對選緘症的認知低,遇上學生出現症狀時感無助,「佢唔知點幫,仲會問返我轉頭」,她希望日後香港會有更多相關資訊,提高大眾認知。

協會指屬焦慮症一種 及早發現治癒率高達九成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指出,選緘症為焦慮症的一種,在台灣的研究中指出每140名小學生中使有一名出現選緘症,比例相對高,故相信香港亦同樣有為數不少的潛在選緘症患者。根據外國的研究則指出患者初發現的年齡主要為2.7至4.5歲,如情況不處理,則會影響學習及社交生活,更可以誘發其他共病,如其他焦慮症。相反,如提早介入治療,則會有高達九成的治癒率,亦會減低出現共病的風險。

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鄭穎賢指出,選緘症為焦慮症的一種,在台灣的研究中指出每140名小學生中使有一名出現選緘症,比例相對高,故相信香港亦同樣有為數不少的潛在選緘症患者。(歐嘉樂攝)

鄭穎賢續指,選緘症不會自行痊癒,患者適宜及時接受治療。患者亦會因環境大轉變,如移民及親友離去等因素而復發。她建議家長懷疑子女有選緘症時,應先與學校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亦需要多加留意孩子的神情,若發現有異,應多留有空間,讓他們放鬆,不宜迫得太緊。此外,家長可以尋求專業人士評估,先排除孩子是否有語言障礙及自閉症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