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次發現大型菊石化石及痕跡化石 年代從泥盆紀到侏羅紀
本港地質遺跡豐富多樣,繼前年在沙田港鐵站大堂一幅雲石磚牆發現大量海洋化石,包括已滅絕的史前海洋軟體動物,最近由地質學家及古生物化石工作者合作的地質考察項目,在西貢北部及大埔海一帶亦發現本港記錄中體型最大的菊石化石,以及本地最大規模的生物痕跡化石,專家形容是重要發現,令研究人員更進一步了解香港在史前的生態環境,稍後希望將化石標本收藏於香港科學館及香港大學,讓其他地質及古生物學者參與研究。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榮譽教授陳龍生與古生物化石工作者龍德駿一直為香港科學館及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進行地質工作及岩石標本採集,最近傳來好消息。有研究人員在是次地質考察過程中,發現一些古生物化石標本,年代從泥盆紀到侏羅紀不等,當中在西貢北部找到的古生物菊石化石(Ammonite fossil),推算標本原本的體型長約30厘米至35厘米,屬本港記錄中體型最大。
龍德駿指出,菊石生活於海洋中,是頭足類軟體動物,與恐龍同樣在6,600萬年前滅絕。這種菊石每一節近邊緣位置都有一個突瘤,相信是殼刺,硬殼外圍帶有一條扁平的脊,而這種特徵在一般菊石中並不常見。陳龍生教授則透露,發現這塊菊石化石的地層,屬於赤門海峽組(Tolo Channel formation)地層,年代屬於侏羅紀早期,即約1.9億年前。
大埔海痕跡化石助斷定地層屬海相或陸相
另一塊在大埔海吐露港一個島嶼發現的痕跡化石(Trace fossil)則佈滿二疊紀晚期,即約2.5億年前的生物行走時所留下的足跡,以及在泥層中挖掘隧道的鑽跡,龍德駿指,可能是由蠕蟲、節肢動物或棘皮動物等生物所留下。化石體積約34厘米乘21厘米乘4厘米,是本港發現過最大規模的一件痕跡化石。陳龍生教授表示,這次發現有助研究二疊紀時期的生態模樣,由於該島嶼以往曾發現過植物化石,因而有地質學家判斷該處是一個陸相地層,然而這些生物一般生活在近淺海或泥濘處,對斷定該地層屬於海相或陸相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還有一塊化石標本是在船灣淡水湖發現的介形類化石(Ostracod fossil),屬於泥盆紀時期,即約4億年前的化石。陳龍生教授指,船灣淡水湖一帶的黃竹角咀組(Bluff Head Formation)是本港最古老的地層,這次發現到的中華豆石介族化石,是非常豐富的介形類化石。龍德駿指,介形類是一種小型甲殼動物,軟體被兩瓣殼保護,身體通常在1厘米以內。二人表示,是次地質考察項目發現了不少化石標本,因復修需時,需待完成復修過程才可繼續研究。
陳龍生教授形容,本港地質遺跡豐富多樣,但很多在本港被發掘出來的化石,都被拿到其他地方研究,希望這次考察發現到的化石標本,可收藏在本港的博物館及科學館,供往後的地質及古生物學者作研究。二人強調,在本港進行任何岩石採集,均需先向古物古蹟辦事處申請許可,呼籲市民不要自行挖掘。
↓↓2020年沙田站大堂雲石柱發現大量海洋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