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推留家終老服務 臨終者家屬感激護士:如經理人度身訂造方案
常說「在家千日好」,特別對長者而言,能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身體和心理上都更自在。疫情下長者出入醫院風險甚高,而且公立醫院人手緊張,不勝負荷。有機構在2019年參與了社署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由跨專業團隊和外展復康事工前往長者家中提供復康服務,以「無牆醫院」的形式,讓長者留在社區安老,其至晚期臨終關懷,也能繼續留在熟悉的家中。計劃希望,垂危的病人及其家人能因此安在家中得到專業且有質素的照顧,同時亦可減輕公立醫院的負荷。
讓長者晚年留在家中受照顧下終老
那打素外展復康團隊由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2000年創立,成員包括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護士、社工和復康助理等等,他們會與地區醫院緊密聯繫,為長者度身訂做復康治療和護理方案,並指導家人及照顧者各種醫療及復康知識,在社署推行的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之下,支援長者的日常起居照顧。年近九旬、於去年11月離世的禤婆婆,是那打素外展服務的使用者之一。
禤婆婆過往曾中風及因跌倒骨折做手術,她最先在2017年被轉介至那打素外展復康事工接受到戶式復康訓練,於2018年又因認知障礙症狀惡化,再次被轉介進行認知訓練。其後,禤婆婆獲發社會福利署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除了運動和認知訓練,事工也安排了護士定期探訪,監察婆婆的健康狀況。到了2020年,禤婆婆受疫情影響,到戶服務次數減少,未幾禤婆婆便再次跌倒受傷,加上年紀老邁,其身體狀況逐漸走下坡,無奈之下護士與家人需開始商議晚期照顧的安排,當中也包括紓緩餵食和殯葬事宜。而由於禤婆婆曾表示不願再住醫院,護士也向家人詳細解釋居家安老的利弊,讓他們商量決定。
家屬:感恩母親終老前有人上門幫手
到了去年10月,由於禤婆婆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家人最終決定讓婆婆留在家中直至生命終結。護士於是建議家人安排私家醫生到戶診斷,並與醫生溝通跟進婆婆的情況及在家離世的各項安排,又教導照顧者觀察婆婆臨終前的徵狀和提醒各樣護理照顧上的注意事項,並且聯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院牧提供心靈關顧。在11月初,婆婆進入彌留狀態,護士和院牧趕到婆婆家中,為她作最後的準備。院牧帶領眾人讀經、唱詩歌,並為婆婆祈禱,也讓兒孫能跟婆婆好好道別,陪伴她在熟悉的家中,安詳地走畢人生旅程。
禤婆婆的家人指,居家安老十分切合他們的需要。大女兒陳燕卿指,初期他們曾嘗試申請政府安老院、日間長者中心等,「試過好多方法都係要等,甚至排4至5年。」考慮到媽媽的認知障礙症,一家人認為將禤婆婆留在熟悉的環境中會較為理想,陳燕卿表示,護士有如媽媽的「經理人」般為她度身訂造服務方案,她們對外展復康事工的服務感到十分滿意,「成隊人上嚟照顧媽媽,跟進得好好,平時去醫院來回要成2個鐘,媽媽又好唔想去,好感恩嗰段時間有人上門幫手。」三女兒燕嫦亦指,長者生活多年有許多既定的習慣,要適應新住宿環境也不容易,而團隊提供了很好支持,讓家人們無後顧之憂。
居家安老是國際趨勢
那打素外展復康事工署理服務主管鄧其彰指出,外展復康事工於長者家中,為長者提供的復康服務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護理服務,其中也會教導和提供建議予照顧者,,以提升長者在家安老的生活質素;同一長者由單一同事一直跟進,讓彼此之間易於熟絡,建立猶如親鄰的關係。鄧其彰表示,現正接受服務的有440人,當中職員家訪次數達7032次,疫情下次數有輕微減少;至於臨終的個案,由於以往相關服務是以復康為主,同時是因應社區照顧券服務計劃、近年才開展服務,因此每年大約只有1至2宗個案。
要判斷長者是否適合居家安老,鄧其彰指,最重要的是看他們有沒有在家生活的條件。例如是穩定的健康狀況、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 家人的支援等等。 至於選擇在家離世的長者,一般而言,長者必須已被醫生確認為末期患者,病情已經不可逆轉,而護士需要先評估患者是否表明自己不希望接受任何急救及維生程序、家人是否支持而且意見一致、家居環境是否有空間放置醫療器材、家居是否有配套方便遺體運送、經濟上是否能負擔讓醫生每14天上門診斷的費用等等。他續指,居家安老是國際間的趨勢,家人不受限於醫院和院舍的探訪時間,而病人能夠睡在自己的床榻枕頭上享受到家人的陪伴,並有充份的時間跟家人作最後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