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揭公屋垃圾房設計有缺陷 輪椅人士隨時受困甚至人仰車翻

撰文:區禮城
出版:更新:

無障礙設施未能普及,殘障人士棄置垃圾也成問題。有關注團體調查發現,公共屋邨垃圾房設計設有多重障礙,包括兩重防煙門、垃圾桶腳踏開門設計,以及房間空間問題,近六成半人需要靠家人或照顧者協助處理,若獨居人士自行棄置垃圾,會有被困垃圾房、人仰車翻等風險,被迫違例偷偷扔至街外垃圾箱,團體促請房署容許坐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可在指定位置棄置垃圾,長遠則將無障礙設施普及至垃圾房。

行動不便人士進出垃圾房如過三關

由自強協會會員組成的無障公屋垃圾房關注組,去年6月至8月以問卷收 集了150名居住在公屋的殘障人士意見,了解他們棄置垃圾的情況,結果發現近半數受訪者表示無法自行棄置垃圾,64.4%受訪者表示需靠家人或照顧者協助處理,當中以獨居人士最受影響。

鑑於肢體殘疾人士無法自行棄置垃圾,41%受訪者表示會帶來衛生問題、 23.1%受訪者表示會對鄰居或家人帶來不便、19.9%受訪者表示會影響個人健康、 10.4%受訪者表示會增加家居意外的風險等。

關注組上載影片反映坐輪椅的殘障人士在公共屋邨垃圾房棄置垃圾的困難,由於垃圾房並非無障礙設計,240公升垃圾桶需要利用腳踏或手揭打開,可是肢體殘疾人士受身體條件影響,大部分人士均未能自行打開垃圾桶,而垃圾桶高度亦超過1米,肢體殘疾人士作為輪椅使用者,難以提高雙手高於視線水平,更可況要舉起一定重量的垃圾掉進垃圾桶。

而輪椅車連進入垃圾房內亦有一定難度,即使成功進入,垃圾房設有兩道防煙門,防煙門厚重又要人手開啟,殘疾人士體能有限,有機會困在兩道門之間待救,亦有會員反映既要一手持着垃圾袋,一手推開防煙門,如擲鉛球般拋垃圾至箱內,很多時只扔到垃圾箱旁邊,若失衡更有人仰車翻的風險,結果他們有時要轉至地下大堂的垃圾箱,又或違規棄於街邊方形垃圾箱,形容「偷偷摸摸似做賊」。

殘疾人士很多時無法自理生活,有時要家人或家務助理幫忙棄置垃圾。(資料圖片)

舊式公屋容許單位門口收集垃圾

獨居於牛頭角上邨的馮小姐表示,因一次意外導致左手及腰椎等斷裂,要靠輪椅代步,她棄置垃圾至同層單位的垃圾房時,因腰椎受傷無法發力,只能拋到門口旁邊,甚至因用力過猛而腰椎移位,要看中醫將受傷部位復位。

殘疾人士鍾小姐表示,之前居住柴灣環翠邨,每晚8點前包好放在門口棄置垃圾,統一由清潔工收集,至今年一月搬至漁灣邨後,需自行前往垃圾房棄置,房門設有門檔,無法靠近垃圾房內,出入甚為吃力,擔心若落實垃圾徵費,勢無法改在街邊棄置家居垃圾,希望房署通融殘疾人士可棄於屋邨特定位置內。

有與會成員表示,部分舊式屋邨如青衣長康邨、深水埗大坑東邨會在門口逐家逐戶收垃圾,希望房署對殘疾人士能夠特事特辦。

關注組引述調查結果提出三個建議,包括改善公屋垃圾房及防煙門設計,令輪椅使 用者自由出入;將現時240 公升垃圾桶改為通用設計,符合不同使用族群的需要;為殘疾人士提供逐戶收集垃圾服務,減低他們的衞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