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紙紮行業 紮作大王相隔2年再製巨型花燈:有燈就有人
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多,持續困擾本港各行各業,大型節慶花燈大會或傳統盂蘭活動亦告取消,被譽為「紮作大王」的紮作師傅夏中建經歷社會運動及疫情期間本地大型花燈活動絕迹後,近月首度應新界西一個商場邀請,製作一個逾4米高的巨型花燈,他指行業先後迎來大型活動取消難謀生、竹片物料斷供、老師傅離世等三大打擊,但他相信「做花燈代表社會歌舞昇平 ,有人願意走出嚟睇,有燈就有人。」冀在新年給予香港巿道一個新盼望。
受疫情影響供求 紙紮業陷入困境
出身於舞獅世家的夏中建,年輕時因跟隨「花燈大王」梁有錦學藝成才,成為香港紮作業中的響噹噹的紮作師傅,更是全球最大吊掛紮作花燈的健力士世界紀錄保持者。然而本港先後受到社會運動及新冠疫情洗禮,從事紮作逾40年的他亦無不感嘆「香港冇晒大型活動, 政府場所全部唔出燈,接晒單都話要取消, 我有廠搞批發同內銷,但去年都唔見咗四分之三生意,單靠香港應該好難生存。」
疫情不但影響銷情,更打亂全球物流運送,變相推高貨運成本,下價的材料供應亦受到影響,令紮作行業更艱難。「好似花燈個啲絨球,唔值錢都係兩三蚊一個,但係香港無人識做,內地去到湖南先訂到,但近呢幾個月爆疫,內地廠全部停工,淘寶都無貨訂,你話死唔死,𠵱家好慘。」而紮作的主要的材料竹片,夏師傅稱主要依靠內地農民春耕前上山斬竹再製作出售,去年疫情較為緩和之際,他成功訂下數個火車卡合共數百噸竹片原材料來港,應付大半年的生產力,惟近月Omicron攻入內地多個省份,農民停止製作後變相斷供,未能估計何時能夠恢復供應。
年逾六旬 已是行內最年青紮作師傅
供求兩邊受疫情影響,讓紮作生意變得困難,但老師傅買少見少,成為行業另一打擊,「香港全能紮作師傅,識紮獅頭、龍頭、宮燈、花炮同先人祭品,全行只得5個,但其中一個84歲老師傅幾星期前都瞓埋覺。」他自嘲當年自己已經行內最年青的紮作師傅,如今已年逾60成為長者,其三十多歲的兒子成為未來接手其紮作生意的傳人及唯一希望。
靠內地廠房製作祭品維持生意
雖然一浪接一浪的打擊,但夏師傅稱靠着內地廠房製作先人祭品,維持一定生意量,在低潮期總算保住廠內200多人的飯碗,「我算最多嘢做,先人祭品日日都要燒,好彩我做內地都得,內地都有年宵花巿,只係規模細啲,如果我做第二樣嘢應該拉咗閘。」夏師傅苦笑道。
本港相隔兩年多後,夏師傅去年底應屯門黃金海岸商場單位的邀請,負責一個全新「新春遊園花燈會」,由設計至落實製作,籌備時間大約需時3個月,當中商場中庭逾4米高開運招福大花燈裝置,製作時間約一個月,設計配搭虎紋圖案,採中西合壁風格,燈邊擺設似西式茶杯杯耳,老虎圖案造型及主色調亦偏向可愛柔和,配合商場內的古城花燈小街懸掛五彩絢麗的燈籠,祈求壬寅虎年平安幸福、連年豐收,亦希望為本港帶來希望、愛與和平,展覽將於即日至下月15日展出。
夏師傅稱作品正好代表紮作行業通力合力的成果。「做紙紮唔係靠一個人力量,而係一個集體行動。今日嚟到呢度裝燈,唔通靠我夏中建一個人捧(花燈)上去咩?係要靠整體合作,呢個先係紮作喺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與其他項目唔同之處。」
剛巧屯門近月接連爆出確診個案,夏中建稱花燈正是經濟巿道寒暑表,「花燈唔係必需品,但有燈表示社會歌舞昇平,擺到一支燈畀巿民影相,巿面啲人願意出嚟開心過年。」強調「有燈就有人」。他期望疫情盡快過去, 花燈能為巿民大眾帶來一個開心的環境,同時讓紙紮行業在本港繼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