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院舍長者如與世隔絕 機構推音樂治癒助視障老人緩解情緒
疫情初期,安老院舍為減低長者感染風險,一度禁止訪客進入。安老院內的長者在近乎與外界零接觸之下,心理健康亦備受關注。根據統計,目前居於安老院,70歲或以上有視力障礙的長者便佔整體長者逾六成,有機構找來年輕音樂人合作,揉合音樂和樂齡科技元素,讓院舍視障長者重新摸索及感受自身情緒,亦透過和年輕人相處,推動跨代共融。
由香港盲人輔導會籌辦的「正」享「 樂」齡進行曲項目於去年12月開始,受眾為九龍盲人安老院的視障長者,現已服務近2,000人次,合共完成了152節網上音樂治癒課程。項目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由年輕音樂導師主導的網上音樂治癒課程,每周1小時,以網上直播形式教導長者基本樂理、表演經典流行金曲及圍繞不同主題和長者聊天交流。另一部分則是院舍職員和課堂後,協助長者進行不同的呼吸訓練,並使用樂齡科技,量度長者在各方面的數據,例如其腦電波及情緒。
受意大利封城鄰居互相打氣事件啟發
協辦網上音樂治癒課程的社企加油音樂創辦人葉彩霞表示,去年疫情爆發,留意到不同群眾包括長者均出現情緒問題,對居於院舍長者的影響尤其大,「嗰陣院舍唔畀外人入,佢哋啲屋企人想探佢都冇得探,而院舍內嘅定期活動好多都因為咁停咗」。葉彩霞遂想到找人拍音樂短片,給有需要的人及長者打氣。在機緣巧合下,音樂短片經盲人輔導會傳開後,有不少院舍長者欣賞到,不少長者感到鼓舞。
葉彩霞與其團隊認為,這樣的形式與意大利在封城下,鄰居間互相對唱為對方打氣的情況相似。她認為同樣方式亦能套用於居於院舍的老友記身上,遂於去年8月在院舍試行兩場音樂分享會,成為了網上音樂治癒課程的雛型。課程於去年12月正式推行,為期兩年,由年輕音樂導師循序漸進帶領視障長者認識音樂、從音樂中重新摸索及改善自身情緒。
音樂導師:與長者溝通未如想像中困難
社企加油音樂導師Dai Jo和Jaime是協助網上音樂治癒課程的音樂人。Dai Jo起初得知需要進行音樂治癒課程,擔心與長者會有代溝,亦怕他們不願分享故事,「起初嗰幾堂,啲長者係會靜啲,但到後期大家開始熟咗,就會開始積極回應」。
令Dai Jo和視障長者成功打開話題閘子的是一首曾風靡一時的情歌《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一唱呢首,啲長者就開始跟住節奏拍手,同大大聲跟住唱」。長者突如其來的反應令Dai Jo感到驚喜,「嗰次傾關於遠距離戀愛,有位婆婆同我哋分享佢後生時曾經交過一個英國男朋友,個故事都好有趣」。
雖然Dai Jo是導師身份,但他從中也學習到不少,「其實同長者傾計,打開話題冇想像中咁難」。有一次,Dai Jo從婆婆口音中發現她是客家人,便用客家話向婆婆打招呼,「當時婆婆好好奇點解我識,之後發現我外婆係佢同鄉,叫佢教我啲字點講,婆婆都好願意教」。
Jaime對長者的學習能力感到驚訝,「一開始要教佢哋拍子,我覺得係一個挑戰,但佢哋依家數到3拍同4拍,就算有輕重,佢哋都分到同數到」。長者對音樂亦份外有興趣,當與Jaime混熟後,更會不時點歌和主動分享不同故事,「有個100歲嘅伯伯同我分享長命百歲嘅秘訣,佢哋又會當我係佢哋嘅孫女,好關心我」。
課堂中,亦有令Jaime感慨的事發生,當說到電影主題時,她發現長者原來鮮有機會去看電影,「佢哋多數都忙住做嘢,為下一代而奮鬥,冇時間去睇」。此外,隨着每星期與長者網上聯繫,Jaime亦反思自己,「以前細個都會一星期見一次爺爺嬤嬤,但依家就好少見,反而喺課堂上見其他長者更仲多,我都希望可以抽身見多啲佢哋」。
香港盲人輔導會項目負責人,職業治療師趙達燊指,不少參與課程的長者均十分期待下一節課程的到來。他希望透過音樂深化長者對自己情緒的認識。趙達燊提到,長者年輕時常常都忙於生計,較少留意自己的情緒變化,亦不懂得表達情緒,音樂是一個好的媒介讓他們憶起往事及當時的感受。由年輕音樂人作為導師與他們建立聯繫,亦可以令長者感到自己被年輕人關懷。他希望受惠長者能在社交層面及精神上皆有得着,最終能透過音樂協助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
香港盲人輔導會周三將舉行「視障長者服務跨專業實證研究」網上研討會活動詳情:
日期:2021年8月25日(三)
時間:下午2時至5時45分
https://www.facebook.com/HKSB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