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現代主義」風格漁光村重建在即 團體手繪建築圖留紀錄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公屋輪候數字屢創新高,政府興建新型屋邨時,往往以滿足住屋需求為首要條件。但與此同時,舊屋邨一些人性化的建築特色「拆少見少」,設計亦很難在新屋邨再現。
逾半世紀歷史的香港仔漁光村,預計將於2023年清拆重建。這個五座樓佈局如同一隻小船的屋邨,小至一個去水口,大至透光天井、玄關、陽台等,都體現出「熱帶現代主義」的設計用心。有團體早前在邨內進行研究計劃,除了希望將屋邨的人情故事留下,亦以25張手繪建築圖,剖析舊屋邨如何利用建築條件,讓街坊在生活空間中發展緊密的鄰里關係,同時展現獨特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在60年代落成的漁光村,本來是為了安置欲搬到岸上居住的漁民而興建,邨內五座樓(白沙樓、順風樓、海港樓、靜海樓和海鷗樓)亦以海的主題命名。2018年房協推出「暫租住屋」過渡性房屋出租計劃,斥資約2,000萬元將217個空置單位翻新並出租;而早年屋邨共1,144個單位已納入房協的重建計劃,預計於2023年起開始清拆,政府擬於石排灣道一幅土地安置受重建影響的居民。以社區故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慈善團體「城市日記」,早前在南區區議會支持之下,展開了「同話漁光村」計劃,希望為這個饒有特色的地方留下一點記錄。

「窿窿牆」加強通風 單位重採光

走入依山而建的漁光村,遠離了香港仔市中心的繁囂,頓時感受到位處山腰的寧靜。屋邨仍維持着當年的格局,樓宇之間的密度很低,布局排列呈階梯狀,有一定位置作讓居民進行活動的「社區客廳」和公共休憩空間。樓宇內採用了中央走廊設計,設有採光天井,樓梯位置的圍欄為可以加強通風的「窿窿牆」;而單位的窗口設計較大,室內光線充足,每家每戶的陽台各有特色,有種滿植物的,有鋪上帆布增加私隱度的,也有甚麼都不放的,各處都可見到居民的生活痕跡。

+1

半公共空間設計令鄰里關係更緊密

「雖然租金可能好平,但呢度啲人住得好開心同舒服,同時生活得好有尊嚴,我哋想知道點解。」「城市日記」項目負責人張琬婷表示,雖然當年興建漁光村時受成本和地理限制,但屋邨的設計簡潔得來,居民的生活質素並不低劣。即使單位的尺寸不大,部分居民也需共用廚房、廁所等,但建築設計上有不少「半公共空間」,如門前設玄關位置,居民在使用空間時可同時與鄰居社交;又如每個單位都設陽台,切合漁民和上一代人會「曬果皮」、「掛臘肉」的習慣,她形容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城市日記」項目負責人張琬婷(左)和建築師羅健中(右)。(呂諾君攝)

去水口呈「倒轉布甸」狀 設計藏智慧

張琬婷指,「同話漁光村」計劃用了四個多月分多方面進行,包括歷史文獻研究、街坊訪問、空間和建築研究等等。其中團隊用了25張手繪建築圖,記下平面、立面、剖面等多角度的漁光村,當中小至一個去水口,亦有其特別之處。只見樓梯轉角之間的鐵製去水口是凸起的,形狀猶如「倒轉的布甸」,原意是阻隔樹葉以免造成淤塞,現今已甚為少見,「除咗想睇有咩留得低,仲希望可以啟發到以後嘅房屋設計。」張說。

「現時嘅設計係好注重私人空間,亦好注重公共空間,走廊呢啲,留得愈少就愈有效率。但其實有時忘記咗,就係呢啲過渡空間,經年累月之下令成個居住環境更人性化。」
建築師羅健中

參與保育工作多年的建築師羅健中指出,漁光邨的工程由深受功能主義風格影響的建築師阮達祖主理,認為漁光村是「熱帶現代主義」的產物,同時考慮到功能性和亞熱帶地區的氣候特徵,「例如露台可以曬衫曬果皮,同時又可以遮陽光;屏風有窿建築物內可以有通風效果;依山而建、樹木可以降溫,係好簡單的事,但未必人人注重。」他又指,漁光村有很強的「場所感」(sense of place),令人感受到屋邨並不只是空間,很多地方仍留下生活痕跡。

+4

很多人認為舊式屋邨較好住、較多空間,羅健中表示,其實新屋邨也用了不少心思和資源設計休憩空間,但因要追求空間效率,屋邨整體而言也較「功利」,「現時嘅設計係好注重私人空間,亦好注重公共空間,走廊呢啲,留得愈少就愈有效率。但其實有時忘記咗,就係呢啲過渡空間,經年累月之下令成個居住環境更人性化。」他認為,舊屋邨的居民更能建立好的鄰里關係,無奈新屋邨需講求實用率,再難以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