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議會」火速通過兩議案 前立會議員、學者列席出謀獻策

撰文:黃景洪
出版:更新:

政策會議不只是成人專利。第十五屆兒童議會會議今日(30日)在浸大舉行,39名不足十八歲以下的兒童議員在會議廳內討論兒童性侵犯、SEN兒童支援以及應用啟發性學習議案,列席的人士包括前立法會議員及港大前副校長,當中葉建源及張超雄均笑言自己「太耐無開會啦」、「今日你哋係議員,我唔係議員啦」,最終經討論後通過其中兩項議案,稍後將相關議案文件供政府參考,推動兒童成為政策發表的持份者。

葉建源退下議會火線後,今日再次踏入議事廳,就兒童議員提出增加SEN學童支援的動議提出意見,他笑言「太耐無開會啦」,同時稱讚兒童議員們「準備充分程度比好多官員更加好」,他坦言以往在立法會討論SEN議題時,「好多議員身邊都無SEN人,無真實交往接觸,只係概念上了解」,並期望SEN學員能融入主流學生的日常生活,強調每人都有獨特的強項、需要,能好好發揮社會上角色。

另一位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向兒童議員們問好,「今日你哋係議員,我唔係議員啦」,引起現場與會者哄堂大笑。他認為要改善SEN學童的待遇,必須從香港整體教育制度著手,「教育制度應該反映香港是共融社會,學習程度有差異、障礙都應該共同學習,學生有更多需要,就畀更多資源佢」。張超雄以香港一試定生死的中學文憑試為例,質疑未能讓學生各展所長,「有啲人過到就入大學,有啲人過唔到就自生自滅」,認為不應針對問題的表徵討論,重點是要改善整體教育制度。

STEM非教育唯一出路

有兒童議員批評香港現行制度令學生淪為考試機器,未能使學生將學會知識融會貫通,故建議政府推動「應用啟發性學習」,內容包括程式編寫、機械結構、工具製造等基礎科學知識,以加深對未來科技範疇的認識,裝備學童應對21世紀的挑戰。

香港大學前副校長程介明教授認為,「因為校本關係,有啲學校做得好啲,有啲學校做得差啲」,而針對當局近年熱推以理工科為本的STEM教育,程教授覺得並非未來的唯一出路,「社交情感學習都好重要」,建議學生反思「未來究竟係乜呢?」而香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馮智政則表示,現行教育政策是由上而下的政策,「好少聽到學生聲音」,教育政策的影響十分長遠,影響全港700萬人的子女,是一個巨大的權力塑造過程,他期望能在議會中聽到更多兒童的立場,惟該議案最終未獲在席三分之二議員通過遭否決。

有兒童議員亦促請政府正視兒童被性侵犯的問題,認為現時的《學校性教育指引》自1997年制定以來就再沒有修訂,亦無機制讓學校及教育局評估和檢討教學成效。議員建議校方安排專責教師負責性教育以及處理性侵犯事件,並將性教育獨立成科,以加強師資及學童性知識,保障自身權益。此外,議員亦參考風雨蘭的建議,促請公立醫院設立性暴力危機支援中心,為懷疑遭到性侵犯的受害人,提供一站式的醫療、法醫、輔導,避免他們周旋於不同部門之間重複講述經驗,因而受到二次傷害。

議員讚兒童議會效率高

在約三小時會議時間,兒童議會共討論三份「議員議案」,包括促請政府正視兒童被性侵犯的問題、增加對SEN兒童的協助及加深社會對其的了解、於中小學實行「應用啟發性學習」來培養學童的創意思維。一眾兒童議員最終只通過首兩項議案,未有如現時立法會會議般毫無阻力下過關。

「兒童議會」計劃由防止虐待兒童會及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合辦,並獲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的兒童權利教育活動資助計劃贊助。計劃目標是透過兒童自身積極的參與,在本港推動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及兒童權利。首屆兒童議會會議於2003年舉行,讓18歲以下的兒童議員發表和辯論與兒童有切身關係的議案,並親自撰寫議案文件讓政府及社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