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中心「意見牆」被要求月底前拆走 區內人士促保留
去年本港發生反修例運動,不少地區均出現「連儂牆」,其後發展成市民發表意見的地方。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下稱中心)去年年中在中心設立意見牆,並沿用至今,讓區內人士就不同社會事件表達意見及交流。近日聖公會福利協會(下稱福利協會)向中心表示因收到街坊投訴,故中心管理委員會要求中心須於4月30日或之前拆去意見牆。有人質疑這是否象徵福利協會開始收窄中心的自主性和其權力,亦有市民反映希望意見牆能被留下。
接近所有受訪者認為應保留意見牆
因意見牆被拆除備受區內人士關注,故中心發起網上問卷諮詢民意。問卷共收集了221名受訪者的意見,當中有八成是恆常生活/居住/工作於葵青區人士。被問到有否曾經使用該意見牆分享及表達意見時,有近七成受訪者表示曾經使用,更有高達九成認為意見牆可有效提供安全渠道,讓社區人士交流資訊和心聲。對於意見牆的去留,接近所有受訪者均認為應該繼續保留。
在要求拆除意見牆的消息發佈後,福利協會會定期派員每兩星期把意見牆內的所有內容清走,更指期限一到,會把意見牆內容全數拆走。在中心工作的Sam(化名)認為福利協會在此事上處理手法強硬,猜想可能因為怕意見牆影響中心及聖公會的形象,但他仍希望能有討論空間。他又指,意見牆原意是歡迎不同政見的人也能發表意見,強調不同意見都應被考慮,促進社區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中心的其中的一項主張。
質疑福利協會欲收回中心自主權
據悉,中心和福利協會本是以兩個機構為單位運作,但因一些歷史因由下,中心歸於福利協會旗下,以往兩個機構甚少互相干擾及介入。可是,近年形勢卻變得不同。Sam認為,福利協會想收回中心的自主權一事有跡可尋,福利協會多年前開始從一些小事入手,例如福利協會人員開始留意中心的財務情況,甚至中心的發展方向,更會參與討論及給予意見,這些均令他有感中心的自主性及權力開始被收窄。同樣在中心工作的Peter(化名)則表示,福利協會在很久之前更曾要求把中心重新命名,惟當時受到職員強烈反對,令這計劃擱置。
此外,Sam指即使以往福利協會干涉中心事務,但也會留有討論空間,但在這次意見牆事件中,福利協會只是向中心提出收到一名街坊投訴,指意見牆的設立是不對的。他表示,「協會甚至沒有說出任何實際原因,告訴我們投訴的詳情,便一刀切,要我們30號前把意見牆拆走。」Peter則表示,有同事向他提到福利協會指因中心不應有政治元素,故需把意見牆拆除,但Peter卻認為意見牆不只是表達政見,也是一個途徑促進社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