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火鍋店生意慘淡 專家稱打邊爐染病非因氣溶膠效應

撰文:曾雪雯 曾鳳婷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斷擴大,單單昨日(9日)單日便有10宗確診個案,當中就有9人更是來自早前在觀塘打邊爐而集體感染的家族。因打邊爐而感染的個案令市民不安,近日有指病毒可透過霧化傳染給人,打邊爐、桑拿和使用蒸氣熨斗這些活動頓時成為高危活動。早前的記者會中,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被問及是否與打邊爐產生氣溶膠(aerosol,氣霧)效應有關,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回應指,打邊爐及蒸桑拿都會產生霧化,但是否因而引發病毒大型傳播,仍要專門研究,至今未能斷定。

平日大排長龍的火鍋集中地大鴻輝中心,疫情下只有零星市民出入。 (曾雪雯攝)

杏林覺醒:與患者聚餐已屬高危活動

杏林覺醒於昨(9日)就打邊爐、桑拿、熨衫等活動是否會傳播武漢肺炎在facebook發文,向公眾解釋什麼情況下才會造成感染,以解除公眾疑慮。杏林覺醒指,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播,除非令受污染的水源直接進行霧化,例如將患者的痰涎直接注入蒸氣熨斗,否則這些活動不會導致感染。若患者透過打邊爐傳染他人,是因為與患者同枱食飯會大大增加飛沫傳染,或接觸被飛沫污染的器具或環境的機會。因此,與患者聚餐,不論是否打邊爐,本來就屬於高危活動。由此可見,若有人透過打邊爐而感染病毒,並非因為當中產生霧化而染病,而是因為被同枱患者的飛沫污染所造成。

今日(10日)記者到訪火鍋店觀察,在午市時段,荃新天地以火鍋為主打的牛陣並沒有人排隊,門可羅雀,僅僅有兩枱食客用餐;旁邊的牛涮鍋亦同樣只有兩枱食客用餐。

記者觀察期間,有三名顧客在該餐廳打邊爐 ,其中一名女士陳小姐(化名)表示,即使擔心疫情亦需要如常吃飯。 (曾雪雯攝)

打邊爐客稱以公筷進食防感染

在晚市時段,火鍋店客人也是寥寥可數。在荃灣火鍋放題集中地大鴻輝中心,晚上一向人流如鯽,等待乘坐升降機的人龍更常常排至大廈外,相反今日只有零星市民排隊。小肥羊負責人易小姐直指,食客數目近日大幅下降:「少了一半有多,四份三啦。」至疫情爆發後,她指已甚少在同一時段有十位以上客人,昨日(9日)因打邊爐而交叉感染的新聞傳出後,客人變得更少,「暫時都無人訂十位八位嘅枱,今晚暫時只有三枱(客人),平時有十幾枱。」生意額更由平日的2萬元跌至上周的5,000元。易小姐指,現時餐廳每日均加強清潔,每當有客人離開,都會用1:99稀釋漂白水消毒。

記者觀察期間,有三名顧客在該餐廳打邊爐 ,其中一名女士陳小姐(化名)表示,即使擔心疫情亦需要如常吃飯,「我們只是三個人,又不是一大堆人,加上我們三個也不是在內地回來。」她續指三人會以公筷進食,防止交叉感染,「我們可以小心一點,最多拿一對公筷,小心點吃東西,都沒有辦法。」同行另外一名女士則表示,並不會因為疫情而不外出,影響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