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口罩】沙田區議員大派日本蔬果 利安邨現數百米人龍

【不是口罩】沙田區議員大派日本蔬果 利安邨現數百米人龍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雖然區議員已開咪表明「唔系派口罩」,仍有大量街坊前來排隊,人龍更延伸至利安邨外數百米。 (讀者提供圖片)
雖然區議員已開咪表明「唔系派口罩」,仍有大量街坊前來排隊,人龍更延伸至利安邨外數百米。 (讀者提供圖片)
雖然區議員已開咪表明「唔系派口罩」,仍有大量街坊前來排隊,人龍更延伸至利安邨外數百米。 (讀者提供圖片)
街坊獲得免費蔬果後笑逐顏開。 (讀者提供圖片)
有街坊領取免費蔬果後與麥潤培合照。 (麥潤培提供圖片)
+1

近日在武漢肺炎陰霾之下,每有店舖派發或售賣口罩,便會有大量市民前往排隊。馬鞍山利安邨一帶今天亦出現了長長人龍,不過卻與口罩無關。有區議員見近日菜價一度加價,擔心街坊「買餸艱難」,在得到區內店舖的贊助下,大派日本蘿蔔和蘋果,吸引約2,000名街坊排隊領取。

菜價一度高昂 盼派蔬果回饋街坊

疫情恐慌下,近日超市的貨品、食物經常被搶購一空,稍一不緊貼消息,容易物資短缺。沙田區區議員麥潤培和曾素麗,今天(5日)一同在位於利安邨的辦事處向街坊派發蔬果,每位街坊可以獲得一條日本白蘿蔔和兩個日本金蘋果。雖然他們已開咪表明「唔系派口罩」,仍有大量街坊前來排隊,人龍更延伸至利安邨外數百米。

麥潤培指,該批日本蔬果由位於馬鞍山的「Aplex日本貨好友站」贊助。他表示,街市內菜價一度高昂,一條蘿蔔動輒售20多元,因此希望透過今次派蔬果活動來回饋街坊,街坊的反應亦十分熱烈,他估計共有約2,000人前來領取蔬果。有街坊獲取免費蔬果後笑逐顏開,更與區議員合照。

無國界醫生與社協合作 多名公立醫護義務到深水埗為街坊打針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海嘯式爆發,每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本港60歲或以上的長者疫苗接種率相對較低,當中有很多為長期病患者,擔心接種後會出現不良反應。有見及此,無國界醫生和社協合作,多名現職醫生和護士犧牲放假時間,一連兩個周六義務來到深水埗區,為對疫苗接種和疫情有疑問的街坊提供免費醫療諮詢,並讓諮詢後有意接種疫苗的人士即場進行接種,至今已有逾70名街坊受惠。

全家染疫無藥捱到康復

疫情下基層街坊面對不少窘況,深水埗街坊May透露,自己上月中與兩個女兒相繼確診,除了相隔10日、至她們完全康復仍未收到檢測結果,即使通宵致電衛生署熱線仍無人接聽,一家三口「廿幾日冇出門」,只靠即食麪和罐頭維生,並「一日食一餐」減少消耗。而在藥物被全城搶購之下,她們也難以取得,坦言從上月起沒有服食退燒等藥物、「靠自己好返」;直至現時完全痊癒,才能向社協求助化痰、止咳和傷風藥物以作不時之需。

May指,兩個女兒已打齊兩針,但她患糖尿病、膽固醇、脂肪肝、關節痛等長期病患,因此遲遲不敢打針。她上月初曾向私家診所查詢是否適合打針,惟醫生着其詢問治糖尿病的醫生,到後來確診並康復,今天到場才被醫生告知,康復者應待180天後才能打針。她擔心,在此期間「超市冇得去、商場又冇得去」,而對於如何領取醫學豁免證明書的程序也不太熟悉。

醫生對是否適合接種回應模稜兩可

社協社群組織幹事吳衛東指,很多基層市民患有「三高」,對於打針持有不同程度的擔心,即使她們前往向醫生查詢,很多時醫生的意見也都模稜兩可,不會明確說出患者是否適合打針;即使收費高昂的私家醫生,亦未必會為不適合接種的市民開出醫生紙。他指,今次社協收到無國界醫生聯絡,在場醫生會立即告知街坊是否適合、並可即場打針,認為在政府熱線「打唔通」等情況下,這類社群自救的行動十分重要。而是次活動共有70名街坊受惠,當中有約四分之三為劏房家庭。

無國界醫生:接種前更要聆聽巿民擔憂

無國界醫生(香港)行動支援組區域總監陳利晨醫生指,今次並非只是簡單的疫苗接種計劃,而是透過以人為本的護理方式推行,知道深水埗區很多長者「想打針但又好驚」,因此希望能探討病人在臨牀、心理社交和文化方面的需求;他認為,不只市民的身體問題,情緒、心理等也需關注。「我們幫助他們填寫表格、上傳疫苗接種證明,教他們如何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並聆聽他們的擔憂,相信這些都能夠幫助到長者。疫情正在影響我們的身心,互相關心、關注和支持同樣重要。」

在公立醫院工作的吳醫生,今次響應無國界醫生的呼籲,乘着放假時間前來義務替街坊進行醫療諮詢。她指,每位街坊至少可有15分鐘的諮詢時間,而大部分的街坊主要擔心打完針後有不同副作用;又指相比公立醫院病人,深水埗區的街坊更「聽話」更容易溝通。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