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亨球場耗資50萬大變身 靠青衣魚成「青衣人主場」?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於1990年入伙的長亨邨,屋邨的多層停車場天台設有籃球場,惟該處的設施日漸殘舊,地面凹凸不平。居民難以使用,反而要到其他社區打籃球。該處在2018年三月由基滙資本「民坊」接手管理,數月前他們與本地設計師合作,為籃球場進行活化和翻新工程。團隊以青衣島嶼的形狀作主題,配以青衣魚的色彩斑斕的顏色,打造出屬於青衣人的「長亨主場」。整項工程造價約50萬,而球場現時已經竣工並開放予市民使用。

除了貨櫃碼頭、石油廠,青衣島的特色其實還有很多。有指此處一帶的海域過往曾經盛產青衣魚,因而將這個地區命名為青衣。青衣是香港第五大島嶼,由三個海島填海連結而成,當中也有綠化地帶和郊野地區,更曾有一種本土獨有巴豆,消失多年後在青衣島再被發現。

繼九龍灣啟業運動場、屯門安定邨的愛定商場露天籃球場後,「民坊」再次為青衣長亨籃球場進行活化翻新,並夥拍本地社區營造工作室一口舍群 (One Bite Social)打造全新球場。現時所見,球場中央地面有一塊以黃、紫、橙、藍等多種顏色組成的大型圖案,看台位置亦是色彩繽紛。一口設計工作室的建築設計師蕭樂聞指出,這個圖案其實就是整個青衣島的形狀,在進行項目時,他們考慮到希望加入青衣的歷史和文化面貌,因此就以青衣魚身上的顏色,在球場上勾勒出青衣島海岸線和地形圖象。

負責今次項目的一口工作室團隊成員郭錦雯(左)、蕭樂聞(中)及張國麟(右)。(呂諾君攝)

蕭表示,以「青衣」為設計主題,希望為使用者帶來嶄新體驗之餘,也能間接地增加青衣人的身份認同;而新球場的用色與普通球場形成很大對比,籃球場周邊分別是長亨邨和長宏邨的樓宇,居民平日經過或是從單位望下來,都十分「吸引眼球」。她又指,這個場地並不只局限於打籃球,期待小朋友會在圖案上自創其他玩法。

一口工作室的創辦人張國麟則指,過往這個場地「溶溶爛爛」,落成多年漸見失修,惟舊業主(領展)只採取遮醜的做法,在地面鋪上塗膠,底下卻是有無數裂痕。「好多時政府或者其他財團未必會放好多資源去管理呢啲位置,但其實舊空間只要有好管理,都可以好受歡迎。」他表示,今次工程雖然只用了兩個月,但難度在於要修補裂痕,也要重新做好防漏等的工作,而圖案的用色繁多,上色時亦需注重先後。張又指,工作室的項目着重公共空間的設計,希望透過項目將不同的人聯繫起來,以達至社區營造。

基滙資本公共事務及市場副總監鄭穎怡表示,繼啟業運動場、安定邨籃球場之後,長亨籃球場成為「主場系列」的第三個項目,而過往所見,活化「主場」更能提升球場的使用率,除能吸引街外人參觀,也希望為屋邨建立屬於自己的主場。她透露,今次翻新長亨球場的工程費用約為50萬元,「其實本身有幾個選項,可以就咁鋪返啲地膠,或者係起一個普通嘅球場。但我哋寧願斥資較多,換一個可以令街坊印象深刻嘅球場。」鄭又指,「主場系列」與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的「邨jump」計劃相輔相成,在不同屋邨號召居民組成籃球隊參加全港屋邨籃球比賽,希望透過「主場」的感覺,加深街坊對自己社區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