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玻璃樽】公共屋邨恢復回收未有期 區議員斥斬腳趾避沙蟲
環保署去年11月中以社會情況為由,暫停全港玻璃樽回收服務,至近日終宣佈逐步重啟。雖然8個「綠在區區」的服務中心、部分私人屋苑已重投回收服務,惟不少屋邨的回收桶,至今仍然失蹤,未被重置。有區議員指據其了解,暫只有大眾不易進入的私人屋苑,會優先恢復回收服務,公共屋邨仍未有期。
為對應有示威者在近半年的社會運動中,使用玻璃樽製作汽油彈的行為,環保署去年11月中暫停全港的玻璃樽回收、收起回收桶。中西區議員梁晃維指,署方當時作出有關安排,是不希望人人都可以輕易取得玻璃樽,而他早於新措施出爐之初,已去信要求維持政府建築、市政大廈內的玻璃樽回收服務,惟遭署方拒絕:「當時署方仍是回答,會審視社會時勢,決定何時回復服務。」
暫停回收近兩個月,「綠在區區」8個服務中心終於上星期宣佈,恢復回收服務,惟除少部分私人屋苑外,全港不少住宅、公共屋邨的玻璃樽回收服務,依然恢復無期。梁晃維指,早前曾和環保署委聘的玻璃管理承辦商職員了解情況:「原則上,現時只有私人屋苑,而且需按密碼進入、非向公眾開放的地方,才會優先恢復服務。」
梁晃維服務的社區中,多數住宅為單幢樓,並有一條公共屋邨,現時尚未知道回收服務可於何時恢復。他指,不少街坊都向他追問回收桶的去向:「很多都是家庭主婦、長者,他們都是想為環保出一分力。政府覺得玻璃是如此大的威脅,但市民平時在店舖、酒吧也會接觸到玻璃樽。」梁又斥,政府暫停回收的做法,和近日在天橋加上鐵絲網的行為,皆是「斬腳趾避沙蟲」:「他們不去想想問題的核心。」
「南地球」秘書兼「玻璃再生璀璨」項目統籌黎梅貞認為,政府11月全面暫停回收玻璃的做法共不必要:「至少可以維持屋苑、學校、機構的服務,圖書館門口、私人會所的回收箱,也有保安看守。」她指,暫停回收近兩個月,對市民進行回收的意欲、有回收習慣的商戶、業界都造成打擊,而現時逐步恢復回收,她認為政府比起11月時有進步。
對於政府擔心大量玻璃樽存放於社區之中,或會被人取走作其他用途,黎梅貞認為或可以「回樽費」解決。她表示,若政府不單靠環保署委聘的玻璃管理承辦商處理,而是加入「回樽費」,讓市民直接將要回收的玻璃樽交予回收商,並就每個玻璃樽得到「回樽費」,可減低玻璃樽在社區中停留的時間,亦可提高回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