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家長 健全子女 爸媽聽不見 11歲女困難有誰知?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林奕婷今年11歲,是健全人士。她生於一個聽障家庭,不時成為父母與外界的溝通橋樑。她間中陪同母親外出逛街購物,有衣服沒有寫上價錢,她會幫母親向店員詢問。
殘障家庭下長大的健全子女,乍看下與常人無異。但有服務殘障人士多年的團體表示,過去的社會支援只集中在殘疾人士上,忽略了他們健全子女的需要,導致子女在發展、學習機會以及生活經驗上備受限制。這群生於殘障家庭的健全子女,難道要輸在「起跑線」上?

林奕婷縱然年紀小小,但說話時總會注視別人眼睛,一副穩重有成。她的聽障父親林聰俊未做完手語,奕婷便代為回答。一年前,奕婷對鋼琴心生興趣,父親立馬買了一台鋼琴在家供她練習。問林聰俊,為甚麼鼓勵女兒鋼琴呢?他做了幾下手語,奕婷似乎猜到父親心願,立刻把話搶過來,「我幫他答吧。因為他說望着我彈琴的樣子好滿足。」一旁的翻譯員想確認林聰俊的心思:「你問問爸爸對不對?」奕婷一臉害羞:「應該是,我猜。」

林奕婷(左)縱然年紀小小,但說話時總會注視別人眼睛,一副穩重有成。她的聽障父親林聰俊(右)未做完手語,奕婷便代為回答。(蔡正邦攝)

雙親聽障難為子女學業提供協助

林聰俊三歲時因發高燒,醫院為他注射了一針,結果高燒退了卻失了聽力,自此成了聾人。廿年前他與妻子來港,在巴士公司當夜更清潔工。雖然聽不見聲音,但他經常隨身帶備紙及筆,「如果有人不懂手語,我就寫給他看。」兩夫妻含辛茹苦將兩名子女撫養成人,聽障父母與健全子女如何相處?他說,相處不難,但教夫妻兩人最難過的,是自己無法在子女學業提供協助。

「小學時爸爸媽媽都有合作教我功課,但升了中學就要靠自己。」奕婷說,一天母親在網上碰巧看見一個支援殘障家長子女的計劃,於是決心讓女兒參加。計劃安排了一名義務大學生上門為奕婷一對一授課,望能在她的學業提供幫助。她父親也衷心希望,一天能親眼看到奕婷努力讀完大學,頭戴四方帽的樣子。

從小到大,奕婷在父母耳濡目染下自然學懂了手語。(蔡正邦攝)

因殘障父母感負擔? 「一半半」

林聰俊說話時總是臉帶微笑,他這種樂觀,也遺傳了在女兒身上。從小到大,奕婷在父母耳濡目染下自然學懂了手語,但殘障父母的子女,難免會遭到不友善對待。一天父母接奕婷放學,同學看到她與父母用手語溝通,結果之後某天就開始疏遠她。對於同儕的排擠,她的處理方式像個大人一樣,「我跟她們解釋說,每個人爸爸媽媽都有缺陷,不一定你爸爸媽媽是好(健全)的,就代表別人的爸爸媽媽都是好的。」

奕婷父親衷心希望,一天能親眼看到奕婷努力讀完大學,頭戴四方帽的樣子。(蔡正邦攝)

最後女孩們重新和好如初。奕婷重新憶起此事時,語帶平靜,沒一點難過。問她,會因為父母聽障而感到有負擔嗎?奕婷想了幾秒,才小心翼翼吐出幾字:「一半半。」她再解釋,「我識的語言比其他人多都是好事,我一直都是這樣想。」

健全子女欠支援

香港傷健共融網絡主席林衛邦服務視障及聽障人士多年,留意到殘障家長的健全子女需要一直被忽略,有機會令下一代在學習、眼界、社交和生活經驗上受到限制,造成跨代貧窮。到底殘疾家長的限制,會否對子女造成跨代影響?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黃敬歲博士過去與殘障父母進行訪談,發現不少殘障父母都指因身體限制,自己的健全子女多數無法向父母表達完整心意,或者視障的父母無法得知子女的真實狀況,有機會導致親子關係疏離,子女性格內向。

香港傷健共融網絡主席林衛邦服務視障及聽障人士多年,留意到殘障家長的健全子女需要一直被忽略。(陳蕾蕾攝)

「過去社會上服務提供的方式主要針對殘疾當事人,以復康服務為主,或者是提供殘疾津貼及就業支援,並無包括健全子女需要。」黃敬歲指,殘障父母的子女在學校與一般學生無異,但他們卻有獨特的成長需要,「從小孩開始,他們的哭聲聽障家長無法聽見,放學回家不開心未必知,他們的心理的發展、自尊感,與其他同學可能有落差。如果在服務上可以及早介入這些家庭,提醒家長如何關心子女,或者擴闊子女的生活體驗都是好事。」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黃敬歲博士過去與殘障父母進行訪談,發現不少殘障父母都會受到身體限制影響,導致親子關係疏離,子女性格內向。(陳蕾蕾攝)

香港傷健共融網絡三年前開始推行「賽馬會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劃」,一共服務二114個視障、聽障、肢體殘障或精神病康復者的家庭,當中包括138名就讀中小學的健全子女。服務同時安排大學生或年輕在職人士與子女作配對,負責提供學業支援,填補殘障父母無法協助子女學業的缺口。「這些義務青年與子女補習,當中建立了關係,與他們分擔未必能對父母訴之於口的心事,同時減少家長對子女的學業煩惱,亦能舒一口氣。」計劃同時向殘障家長提供正向培訓、心理劇場工作坊,促進親子溝通,黃敬歲說:「服務或者都可以提一提家長如何關心子女,縱然身體有殘障,但總會找到方法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