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梅姐】以7800個兩毫子作畫 本地Artist「畫」出梅艷芳畫像

撰文:徐嘉蒓
出版:更新:

「斜陽無限,無奈只一息間燦爛。隨雲霞漸散,逝去的光彩不復還。」一代巨星梅艷芳在十五年前逝世,在告別的演唱會上,她用上《夕陽之歌》作最後總結。
「呢句歌詞係講緊佢自己。」在25歲本地藝術工作者梁洛熙眼中,梅艷芳是一個享受過程、非追求結果的人,一生高低跌宕,精神雖長存,但光彩其實早已消逝。
過程比結果重要,這種想法為他帶來了創作靈感。他花上六星期時間,用7800個兩毫硬幣砌成一幅「畫」,並在梅艷芳12月30日死忌前兩日公開。這幅畫本是一片金色硬幣,但只要「略加處理」,便會逐漸浮現出梅艷芳的畫像,「呢一剎那轉變過程先係最精彩。」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梁洛熙收集了25,000個兩毫硬幣,今次創作用了當中7800個作畫。

7800個兩毫子畫畫

在電子貨幣通行的年代,硬幣如同「雞肋」,一毫、兩毫、五毫用途更窄,有人說毫子硬幣「跌落地都冇人執」。但梁洛熙偏用這「雞肋」來創作,還一用就用上7,800個兩毫硬幣。在他眼中,兩毫硬幣因時代進步而被遺棄、卻富有香港特色的素材——英殖時代設計及發行、鋸齒形狀罕見特別,「毫子都有好多故事可以講。」

73公斤的兩毫硬幣,重得連行李篋都爛掉。

不過,要收集幾千個毫子,絶不是易事。剛開始時,他到各間銀行分行排隊「唱錢」,但每間分行的兩毫硬幣數量也不多;後來他得到在銀行工作的朋友幫忙,成功收集共5袋、總值5,000元的兩毫硬幣。「總共有25,000個,總重量加埋有70幾公斤,我拎咗個篋去唱錢,拉出銀行唔夠五分鐘,個篋已經爛咗。」

梁洛熙以往也曾製作「毫子畫」,但會事先將硬幣處理,分類成黑色及金色,再拼湊成不同圖案。今次他嘗試先密鋪所有金色硬幣,再將硬幣變色。他說製作過程困難,「砌嘅時候全部係金色毫子,望唔到幅畫係點,好似用透明嘅筆畫畫咁,睇唔到畫咗咩。」

變色金幣呈現梅艷芳一生

最終他在高2.2米、寬1.2米的畫框內,用上7,800個金色硬幣作畫。左看右看,只見一片金,看不出有何含義,原來內裡暗藏玄機。

當全部硬幣噴上不同份量的化學藥水後,會逐漸生鏽,由金色變為黑色。經「特別處理」的硬幣則保持金色,產生深淺陰影效果,逐漸浮現出梅艷芳的畫像。變色過程需時30秒至4分鐘,梁洛熙興奮地說,轉變過程才是作品最精彩、最特別的部分,「由唔知咩嚟,變咗個梅艷芳出嚟。」

「逝去的光彩不復還」這句歌詞出自梅艷芳的《夕陽之歌》,梁洛熙說,希望以硬幣變色的手法,呈現梅艷芳高低跌宕的一生變化。當一幅金碧輝煌的畫作,噴上一層藥水後,影像便會呈現,並永遠定格,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作品是想表達梅艷芳即使離開了,也仍長留在人們心中嗎?他不認同,「佢嘅精神係長存,但光彩過去咗,就係過去咗,好難變返做過去一樣嘅嘢。」

梁洛熙只有25歲,但對舊事舊物有份執著。

欣賞梅艷芳不為名利精神

梁洛熙今年25歲,梅艷芳離世時,他只有10歲。雖然稱不上是梅艷芳的歌迷,但至今仍有聽梅艷芳的歌。約在半年前,他偶然在電台聽到《夕陽之歌》,歌詞打動了他,決定作為下一幅作品的創作藍本,首次嘗試將硬幣「變色」。

他欣賞和尊重梅艷芳的精神,認為她是香港的標誌性形象。「梅艷芳係為咗表演而表演,而唔係為咗名利去表演,係用心娛樂、表演畀觀眾聽,係80年代嘅歌手先有嘅態度。係服務觀眾,唔係為咗出名、要紅去做呢件事。」

對梁洛熙而言,作品重點不是最終呈現的圖像,而是變化的過程。

對舊事的執著

梁洛熙三年前開始全職投入藝術創作,過往曾經用白蘭花樹的樹葉及繁體字,創作有關香港主題的作品。是次創作與過往一脈相承,因為這位年輕人始終相信——舊的事物即使被時代淘汰,被新事物取代,卻非失去作用,依然有它的存在價值。

詳看下集,看梁洛熙過往創作過有關香港的作品,了解這位25歲為何有這一份舊日情懷:【多圖.本土藝術家】以硬幣拼出梅艷芳 樹葉砌出天壇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