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全港跟大陸用左軚? 道路研究社批:仲貴過東大嶼
早前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香港路段亦是右上左落行駛。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於24日出席電台節目後向傳媒表示,香港應考慮改變行車方式,跟隨內地使用左軚。不過,有民間聲音並不認同,「道路硏究社」則批評改變香港行車方向是勞財傷民和阿茂整餅,重新規劃和建築的花費可能高於東大嶼都會。
熊永達的訪問播出後,Facebook專頁「道路硏究社」的社長邱益彰隨即發表了《要香港改行車方向,你估咁簡單?》的文章,表示改變行車方向並不可取。
邱益彰回應《香港01》時表示,他撰文的原因是想回應熊永達的言論。「我覺得熊先生諗得太輕易,我係反對改變行車方向嘅。」他於文中提到3個論點,證明香港改動行車方向是不可行,包括道路需重新規劃、部分快速公路路段(尤其橋樑)需重建,和交通工具亦需作出變動。他說:「我係基於香港嘅交通同城市規劃而考慮。」他指若改動,香港近6,000部巴士和小巴要做改裝工程或是買新車,而輕鐵、電車都要改動遷就;因香港的坡道、彎位都是因應右軚車而設計,若只由右軚轉左軚,隨時會發生車禍,而道路改建後,市民亦需要重新適應所有方向與位置。
他形容政府以先斬後奏方式處理行車方向,運房局向立法會進行諮詢之時,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已是靠右駛。他表示若是在1970年代改變行車方向是可行的,但現時交通網絡太複雜,改變行車方向會影響車流。
他亦舉出瑞典和日本沖繩分別在 1967 年和 1978 年更改行車方向的案例。瑞典當年人口跟現在香港差不多,約有786 萬人,車輪數目有50萬。整個更改行車方向項目瑞典政府籌備了4年,但推行首日交通意外仍有125宗。至於沖繩,1978年人口110萬,有30萬架車輛,整個更改行車方向項目當地政府籌備了3年,首日交通意外不明。但礙於香港與瑞典和沖繩始終不同,兩地道路網絡不複雜,而沖繩人口和車輛數目都較少;相反香港地少人多,若要改變行車方向的話,政府必須動用龐大資源來研究新安排。
邱益彰續指,因改變行車方向而封閉全港道路,所造成的經濟捐失更是無從估計,花費甚至多於興建東大嶼,又是一項「明日大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