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上半年整體「無鼠百分比」 灣仔區表現最差 西貢區最乾淨
食環署完成今年上半年鼠隻活動調查,今(1日)公布全港整體「無鼠百分比」為95.1%。全港19區中,西貢區的百分比最高,為99.4%;灣仔區最差,為87.1%。另有14區高於95%。
食環署稱,分區「無鼠百分比」只反映當區整體鼠患情況,個別調查地點情況可能有差異。署方會應各地點數據,採針對性措施與跟進行動。
新東整體表現較佳 九龍表現參差 灣仔屬全港最差
食環署鼠隻活動調查每半年於全港19個食環署分區進行,調查範圍涵蓋食環署提供防治蟲鼠服務的公眾地方,署方亦因應鼠患投訴分布情況和恆常收集防鼠滅鼠數據後制訂抽樣框,每次調查抽選共約2,000個鼠患風險地點,以熱能探測攝錄機拍攝鼠患情況。
而據食環署數字,上半年的「無鼠百分比」中,以新界東整體表現最好,北區(95.4%)、西貢區(99.4%)、沙田區(98.4%)、大埔區(98.3%)4區均高於95%,西貢區更為全港最高。
相反,九龍區表現則較參差,6區的數字由近9成至9成7不等;包括九龍城區(93.0%)、觀塘區(97.1%)、旺角區(94.0%)、深水埗區(90.3%)、黃大仙區(95.2%)、油尖區(95.6%)。
全港「無鼠百分比」最差仍是灣仔區,僅有87.1%,與今年第一季無異。
食環署重申熱能探測技術較過往方法有效 籲市民保持環境衞生
食環署於今年3月曾交代,以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技術調查各區鼠隻活動情況,取代以往依靠老鼠咬囓誘餌的普查方法,惟公布部分地區數據後,被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質疑其計算方法不論數量,只劃分「有同無」,不能反映鼠患嚴重情況。
署方今日重申,新技術靈敏度、精準度較高,調查覆蓋範圍較廣,受環境因素影響風險亦較低;強調日後會持續改善鼠隻活動調查,令調查結果更能反映整體鼠患情況。食環署亦會參考上半年的鼠隻活動調查結果及其他相關因素,在下半年的調查中作出調整,令安裝熱能探測攝錄機的地點更具代表性。
擬明年擴大調查範圍至公屋、公園及康樂設施
此外,食環署亦正與房屋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商討,在明年擴大鼠隻活動調查範圍至公共租住屋邨、公園和康樂設施等。食環署又指,要有效防治鼠患,需要政府部門、相關業界和持份者、市民通力合作,在所屬範疇加強防治鼠患的工作。署方呼籲市民持續保持環境衞生,消除老鼠在「食」、「住」、「行」三方面的基本生存條件,即斷絕老鼠食物來源、清除老鼠藏匿點和堵塞老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