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點論政| 精神健康問題必須正視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劉仲恒

現在「搶人才」是個普遍現象。這也難怪,勞動力是任何生產和商業活動必備的元素。勞動人口不能太少,否則很多商業活動都無法運作。但在考慮勞動力質素的時候,數量當然並非唯一的數據。如果大部份勞動人口都只能從事低技術工作,也很難讓經濟長期繁榮。而即使勞動力質素高,也必須確保大家都有健康的體魄和精神,否則也算不上是優質的勞動力。香港的勞動力是亞洲生產力和質素最高的地區之一,在促成香港成為亞洲以至全球商貿中心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貢獻。外商在決定在哪裡投資時,當地員工的質素是一個主要的考慮因素。所以確保本港勞動力具備良好的精神面貌,對於能否繼續保持香港繁榮昌盛,也會起著一定的作用。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一個人無病無痛就自然能上班。但是越來越多的醫療專家告訴我們,「健康」這個概念不再限於身體狀況,也涵蓋人們的精神面貌。心理健康是一種讓人能夠應對生活壓力、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能、正常工作和學習、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一種心理狀態,對於個人、社區和社會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可是,目前港人的精神健康卻並不很理想。當下,全港有超過30萬人患有抑鬱症,無論是輕症還是重症,抑鬱症都會影響勞動人口的生產力。對於輕症患者來說,日常生活難免受到影響,而重症患者還可能會有自殺傾向。根據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本港15到24歲青少年的自殺率從2014年的6.2急升到2022年的12.2,創下歷史新高,情況令人憂慮。

從醫學角度來看,精神健康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管理情緒的技能、物質條件和遺傳等心理和生理因素,都可能讓人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而外在因素也不能忽略,一個人長期處於貧窮、暴力、不平等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下,也會增加人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筆者認為,問題雖然複雜,但既然我們能夠辨認出導致精神健康出問題的原因,針對這些因素就自然有解決和緩解的方法。背後運作的原理很簡單,我們只要能找出確保心理健康的個人、社會和結構性決定因素,然後針對這些決定因素進行早期干預,就能降低風險、增強復原能力,並建立有利於心理健康的整體環境。

當然,香港現在已經擁有由精神科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和醫務社工一起提供的綜合跨專業方式的精神健康服務,為包括抑鬱症患者在內的病人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這雖然很好,但那仍然算是屬於治療性的階段。筆者相信,如果我們把處理精神健康問題的起跑線向前移,去到「治未病」的預防和干預階段,情況必然會更為理想。

作者劉仲恒是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團結香港基金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