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香港金融業三新猷注入興的動能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面對疫情後香港經濟的不景氣,有不少內地網民貶稱香港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面對這些謠言,我們必須以務實的態度與有力的數字回應——李家超政府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出將加強連繫國內外市場和投資者,打造更創新多元的金融市場,擴大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近日有關部門便有多項措施,包括與北京市政府簽訂《深化京港金融業發展合作備忘錄》、推進本地上市公司以無紙化方式通訊,及推進惡劣天氣下維持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交易。未來,我們應該加緊落實有關措施,超越新加坡重回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寶座。

來稿作者:劉健宇

京港金融合作加強本港國金地位

最近北京市和香港特區舉行第五次京港合作會議,雙方簽署了多份合作備忘錄。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合作,香港將支持北京金融機構和企業,到香港發行綠色債券和獲取綠色融資,擴大綠色債券、綠色信貸規模,拓展綠色融資渠道;積極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建設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中心」;推動港交所與北京綠色交易所深化綠色金融合作,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探索開展國內統一、國際接軌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標準應用。

此外,兩地亦會鼓勵符合條件的已上市公司,在對方證交所申請上市,並將積極推動在港機構參與北京「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境外投資」(QDLP)和「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試點。此外,兩地亦將鼓勵本地經批准且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到對方新設法人或分支機構等方式,布局展業。其實,「滬股通」與「深股通」落實,已令香港成為眾多國際金融中心之中,唯一與中國內地有緊密聯繫的地方;當國家正大力發展北京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同時,香港實可通過與北京的合作鞏固自身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積極支持國家規劃,實現雙贏。

活用智方便與監察易查閱公司通訊

在世界各大證券交易所的市值排名(截至2023年9月底)中,香港僅次於中國上海、深圳與日本東京等地,位列亞洲第四。繁盛的股票市場亦有賴穩健的上市公司企業管治制度,其中上市公司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發出公司通訊便是其一。現時,相關同意機制(即明確同意或視作同意)下,上市公司必須先獲得股東書面明確同意或視作同意後,方能透過在其網站上登載的方式向股東發布公司通訊;否則,該通知便須以印刷本發送,對於紙張的耗用極為重大。

財庫局正進行公眾諮詢,計劃讓港交所移除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將可自行選擇以電子方式發布公司通訊安排的默示同意機制;至於非上市公司則可在事先取得股東的單次明確同意,做到同樣效果。上述措施用意俱屬極好,唯一問題則是公司如何有效收取、更新股東電郵或電話號碼,因為電郵與電話號碼等電子渠道,也會面對垃圾信息堆積、長期在外公幹未能及時收取,或忘記密碼等問題。

當局除了可考慮加入若干機制,讓公司有積極責任收取、更新股東之電郵外,亦可在近日公司註冊處推出「監察易」功能(即容許公司管理人監察其公司在公司註冊處的文件存檔紀錄,和選訂其他公司接收同類通知)下,加入「公司通訊中央資料平台」。「公司通訊中央資料平台」可讓公司將其公司通訊上存至該平台,而股東則可通過個人「智方便」帳戶與上述平台連結,藉此「訂閱」其公司的通訊,增加一個渠道收取通訊,藉此提升企業管治。

加強電子投資渠道的教育與推廣

自2018年以來,「惡劣天氣」已導致香港市場11次停市,其中4次發生在2023年,停市維持了數小時至整個交易日不等——目前,惡劣天氣下的市場運作安排與港府發布的颱風、暴雨或「極端情況」警告的嚴重程度掛鉤。2023年成立的「惡劣天氣交易專責小組成員」便旨在根治「打風停市」的問題,專責小組成員包括香港交易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及不同業界持份者。

基於不同金融基礎的營運者,已確認在惡劣天氣期間如常運作(包括相關結算所的指定銀行和交收銀行將正常提供電子支票結算及電子轉帳服務,港交所之交易、結算及交收和市場數據系統將均可通過缐上遙距接入),港交所遂計劃在惡劣天氣下,向所有投資者如常開放其證券和衍生品市場,包括滬深港通南向及北向服務、衍生品假日交易和盤後交易等。

其實,惡劣天氣下市易的疑慮,多來自一些不諳電子投資渠道的持分者,或資訊科技基礎設施較薄弱的營運者。為了促進他們盡早學會使用電子渠道,當局實可直接與業界合作,首先根據用戶習慣選定這些較少使用電子渠道的投資者,繼而提供一筆過資助,讓業界為他們提供一些工作坊。至於資訊科技基礎設施較薄弱的營運者,當局亦可考慮提供一筆過資助,協助他們掌握其他投資渠道。

正如早前國家召開的中央金融委員會會議,會上強調須要着力提升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水平,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圍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五大領域。香港除了積極對接國家發展大局外,亦應盡快推出措施看齊其他外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次上述三項新猷,便為香港金融業注入興的動能,值得社會各界支持。

作者劉健宇是香港青年聯會會董、香港政策試驗組創辦人。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