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黨|大學治理要國際化、多元化、年輕化
「天下之禍不生於逆,生於順。」香港當前正處在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尚未破解,在安定祥和的氣氛中,我們還面臨這樣那樣的暗礁險灘和風險挑戰,如果對其處理不當,可能會給社會造成重大危害。近期香港高等教育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同院校都暴露出特殊利益集團把控大學所產生的諸多弊端,迫切要求特區政府和高校提高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來稿作者:紫荊黨
高等教育治理體系是現代大學制度的基石,各國大學內部治理一般採用行政與科研教學分權的制度,在尊重「教授治校」的原則下,各權力機構相互牽制和制約。因此,香港高等院校都設有專門的權力機構校董會或幾乎享有同等權力的校委會,負責高校治理的重大事務,對大學的辦學方針、發展規劃、財政預算、資金籌集、選聘校長等重大問題做出決策。
從法理層面看,校董會或者校委會都是信託管理人,受公眾或私人所托治理學校,對委託人的信任負責,對學校和學生的利益負責。根據託管原則,校董會或校委會擔負與政府和社會各界進行協調的責任,對高校進行全面、科學和公正的治理與監督。尤其重要的是,由於大學是社會公器,不論私立還是公立學校,其校董會或校委會都不能僅僅維護某一小眾群體的特殊利益,而須服務於社會公共利益,不能被校內外政治勢力或特殊利益集團操控。
香港雖然經歷百餘年的英國殖民時期,接受了普通法和自由資本主義制度,但仍然是一個儒家傳統文化濃厚的人情社會。家族、家庭、血緣、朋友、校友、同事、同鄉、熟人等圈子,造就了香港社會注重人情的關係網絡,人際交往與合作的可能性主要取決於彼此關係的深淺,而不是西方社會體制中的市場選擇。在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各個領域中,人際關係是利益和機會分配中的關鍵因素,有關係者可以分享利益,無關係者則被排擠,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回歸之前,英國人統轄治理權力,加上其奉行個體主義精神,對本地社會上層關係網內部的利益合作與交換有所制約;回歸之後,香港迎來「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體制,加上內地同屬儒家人情社會,本地精英利益集團於是方便地互相支援,爭奪權位,以私害公,而政府施政一直向精英集團利益傾斜,這導致既得利益者尋求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失去應有的社會制衡,也導致弱勢社群怨聲載道,幸福感、獲得感持續下降。香港高等教育界治理問題只是亂象之一,不過我們可以從中窺一斑而知全豹。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利益集團是基於自利而聯合起來的社會組織,是多元社會中的一種重要的利益表達機制,但利益集團本身並不具有公共性,其利益表達天然蘊含排它競爭關係,因而可能與社會公共利益產生矛盾,公權私用即是其突出表現之一。美國開國元勳麥迪森在《聯邦黨人文集》中甚至指出,利益集團必然會因謀取狹隘的私利而損害其他公民的權利或社會總體利益。掌握經濟、文化、教育權力且與政府機構密切聯繫的某些利益集團以權謀私,摒棄利益集團概念中的多元主義民主原則,令受託掌握公權力的少數人難以被有效監管。美國經濟學家奧爾森(Mancur Olson)認為小型利益集團比大型利益集團更具破壞性,因為小型的特殊利益集團是一種典型的分利集團,追求利益再分配而不是創造公共利益,其非生產性的權力遊戲浪費社會資源,極大降低社會和經濟發展效率。
為了在香港高等教育界消除小規模利益集團的影響,大學有必要化危為機,危中尋機,樹立國際化、多元化、年輕化的改革目標,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校董會或校委會內部治理結構。各大高校的治理機構中宜大力吸納世界名校的校董和知名學者,組建一流管治隊伍以帶領國際化人才培養,提升高校的國際化水準和綜合實力;廣泛吸納香港社會各社群、各種族、各階層、各領域、各界別的代表,令高校的治理機構能夠全面反映社會公共利益;積極鼓勵來自基層的年輕人加入高校管治隊伍,從而引進社會中最有活力、最具創新力的群體,增強高等教育的開放、開拓精神,推動高校為香港、為國家、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紫荊黨成立於2020年,主席為李山,政策研究院院長為伍俊飛。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