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7500萬 路政署「白金升降機 」

撰文:胡恩威
出版:更新:

路政署於2012年已推出「人人暢道通行」計劃,為公共行人通道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即升降機及斜道),讓市民更方便地使用公共行人通道。2022年11月,路政署的「人人暢道通行」計劃,各階段共約388個項目,當中182個項目已經完成,另有105個項目正在施工,餘下的101個項目在完成設計後,將會盡快開始施工。計劃下。 2021至2022財政年度,財政預算中5.6億元將投放在無障礙通道的建造工程費用及勘測研究及設計費用。

據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文件,每一個加建項目費用上限為7500萬元。根據路政署發言人指,興建每部升降機費用約2000萬元,每年維修費用約為30萬元。那麼計劃中388個項目,總工程費用估計約77.6億,而每年設施的維修費用約為1.1億。

從民生角度看,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的原意是正確的.但若果沒有詳細研究策劃,就在各區興建「白金」升降機,只會讓某些設施變成無人使用的戶外擺設,導致總工程費用約77億公帑未能發揮其最高社會效益。目前香港約有22萬人居住在劏房內,特首李家超曾承諾盡快協助劏房戶上樓。2022至2023財政年度將會錄得超過1000億元赤字的情況下,興建無障礙通道設施的77億,是否應該投放到興建臨時房屋?路政署有什麼技術理據?設定每項工程上限是7500萬?一項工程的費用已經可以以在內地興建幾間學校,為何工程費會這麼昂貴?在什麼情況下會促使造價這樣昂貴?

政府未來五年擬建三萬伙「簡約公屋」,每個單位平均成本約68萬元。即是說︰一項無障礙通道工程費用7500萬,便可以興建110個簡約公屋單位,若果以一屋四人居住計算的話,有440人即時解決惡劣居住問題。相對起一部每次載十人的升降機,哪一方的效益更大呢?

十八區每區皆有無障礙通道設施,但對於設施的各區分佈,路政署有否經過一個詳細分析的規劃?例如十八區人口最多的大埔區,人口約31萬,對比人口最少的灣仔區,人口約16萬,無障礙通道設施的使用率已經很不同。一些偏遠的地區,例如天水圍、元朗區,地方遼闊,區內市民多用單車或輕鐵代步,會選擇步行而使用天橋的市民實際數目有多少?無障礙設施有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呢?

路政署設計的無障礙通道升降機,使用玻璃外殼,除了帶來額外的清潔和維修費用,升降機設有空調,玻璃直接吸引戶外的太陽熱能,消耗更多的電力。至於每個項目工程造價上限為7500萬元,為何如何昂貴?立法會議員為何可以批准這樣「白金」級的建築費?香港政府設計方式是否有問題?政府招標制度的程序又是否未能獲取最符合香港公眾利益的價格?路政署負責這麼多工程,控制成本的機制如何能夠真正改善?如何能發揮到最高成本效益?

日本的無障礙通道設施的設計是「以人為本」,經過研究和分析,顧及使用者的真正需要。在設施外觀上更有創意和美感,反觀香港就比較單調和粗暴;缺乏對基本工程美學的需求。其實香港的大學和大專院校應該配合政府做這方面的設計研究。但是政府似乎只外判給那兩三家工程顧問公司。工程作前期研究時,官員是否應該先做好基本研究?尤其在價格方面,建立合理的指標,學習日本工程設計方面的良好個案,引進更先進的設計概念。並應和香港相關的學術機構建立長期的研究項目。

深圳市政府和上海市政府都會跟大專院校簽訂一些長期合作的研究協議,有專家學者參與這方面的規劃。看看香港的無障礙升降機,在十八區興建的基本格式一模一樣,但每一部升降機能達到多少效益?使用者多少?升降機造價及維修費用,對比使用者數目,是否合理呢?該地點是否有興建的需要呢?

另一個問題是維修,根據機電工程署文件,2020年,香港註冊升降機工程人員約有5800人。而2019年,全港約有6.8萬部升降機。即是每一位註冊升降機工程人員大約要應付12部升降機。由2016至2020年,五年間註冊升降機工程人員增加了542位,即每年平均增加100人,增幅能否應付未來興建中的升降機數量?職業訓練局的課程「學士化」,注重學生的語文能力多過實際技術和工作能力,又如何為行業補充新血?升降機是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設施,近年來多次發生升降機意外而導致傷亡。提供更多新的人力資源和做好電梯維修檢查,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

無障礙通道設施能符合成本效益嗎?應該由那個政府部門那位官員監管呢?是庫務署?還是審計署?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有否關注事件?立法會議員有否要求路政署公開解釋為何工程費用需要7500萬?路政署應該為無障礙設施造價及地區分佈規劃作清楚交待。

除了公帑是否用得其所之外,其實世界很多地方,無障礙通道設施是歸納為規劃問題處理,並非只靠安裝升降機便可解決問題,而是靠其他不同的規劃方法。舉例,日本是一個科技大國,亦是升降機的生產大國,但日本不會單用升降機的單一方法去解決無障礙的問題,而是透過城市規劃模式去處理。香港比較奇怪的是由路政署處理無障礙設施問題,路政署應該聯同規劃署,制訂一些指引,然後有步驟地執行。所以應該是有一個分工,而不是由路政署單方面大量建升降機而缺乏一個整全的規劃佈局。如果地區行政有效能的話,應該每一區都因地制宜,制訂當區的無障礙設計政策,而不是一刀切的區區只有加建升降機。

作者胡恩威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