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學習國家海濱公共空間規劃標準
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之後,大家有機會到深圳到內地。你會發現一個新的狀況,無論是海南島的海口、上海黃埔江,深圳鹽田海濱綠道等等,沿着海邊的公共空間均開發出一種新的設計標準。
90年代中國公共空間的用料、管理質素與及設計質素等均十分參差,但是近10年中國對於規劃空間的要求,已經追上國際標準。新設的公共空間是給人民使用的,不只是給建築師和工程師做的工程,而是讓市民在工程完成之後能夠完善地享用空間。相比之下,香港海濱事務委員會規劃的公共空間,基本上是沒有規劃。有很多工程,有很多臨時的活動,但完全缺乏長遠規劃。
什麼是國家級的海濱規劃標準?基本上,在空間容許的情況下,會分為四個區域︰首先是餐飲區域,有規模大小不同的餐廳,晚上有一些現場音樂演出。此外,也有為行人設的步行徑、給人跑步的跑步徑,以及單車徑。整個空間由早上到晚上都有生命力,市民可以在這裏晨運、散步、踩單車……
看看香港最經典的尖沙咀海濱公園,完全沒有任何實質的餐飲配套服務,公園中間被梳士巴利道這條高速馬路分隔,阻礙了空間的發展可能。政府為什麼不想想辦法?例如建一個跨越式的平台去連接尖東和海旁。
大家再到港島區新開發的海濱長廊看看︰西營盤東邊街北休憩用地、中西區海濱長廊、灣仔北慶典主題區、銅鑼灣活力避風塘主題區、炮台山東岸公園等,海濱長廊由西環、中環,灣仔、銅鑼灣延伸至北角。政批府出65億元優化海濱專項撥款,積極推展多個海濱項目,公園內擺放了很昂貴的硬傢具,但是長廊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咖啡店,什麼餐飲服務都沒有。它只是用來進行給領導們進行開幕剪彩的活動,讓工程師和建築師去建造一些功能上根本不能使用的奇怪地方。
香港海濱公園採用很多不鏽鋼建材。海邊的不鏽鋼很容易會生鏽,但是政府仍然採用不鏽鋼,而且家具的材料非常誇張。最離奇的是這些空間沒有人氣,沒有怎樣去綠化,也沒有什麼露天茶座。雖然在銅鑼灣遊艇會旁邊設有一個露天茶座,但是那個經營規模完全不合基本的要求。
大家到Youtube看看目前中國城市的影片介紹,也可到親自深圳看看,甚至去鄰近的二三線城市,潮州、汕頭,珠海、佛山等,他們公共空間的設計規劃都是活化的,有餐飲、有活動、有表演、有小販市集。但是香港海旁有什麼呢?只是建一大堆工程。例如在筲箕灣海旁,建築署設計了一個東區文化廣場,基本是一個不能使用的劇場,材料用了大量的鐵,舞台是不能夠做表演的。這些公共空間在觀塘海濱也有很多,也有同樣的情況發生。
大家感受到香港越來越「老土化」而不是國際化。老土化在於以為花大量金錢,用一些很昂貴的建材便等於是很國際化了。我們看看內地,他們在硬件上、軟件上、整體規劃上都有一個新的思維。例如,深圳南山區就是一個新發展的區域,是一個很有活力的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核心商業區),區內有騰訊企業總部、有科技公司,有居住空間、市集,有室內室外的生活空間,不是完全冷氣化的建築物。
在香港奇怪而不正常的規劃政策與及建築物條例下,基本上卻只有很大的冷氣商場,空間上沒有任何層次感。公共空間的軟件也欠缺,在食環署奇怪而不正常的政策下,所有小販市集都被消滅。食物車的失敗是政府官僚權力的彰顯,也代表了香港政府管治的失敗。大家到淘寶網看看,一輛食物車的造價由一萬元至五萬元,已經是一些追上時代潮流的食物車。為什麼香港海旁不可以有小型食物車?為什麼食物車一定要像坦克車一樣?因為當年政府訂定的食物車條例,是根據工廠大廈食物製造的條例,於是乎要勞師動眾花100多萬製造一架巨型食物車。若果香港官僚質素真的高,他們應該做好調研、做好研究,學習日本、泰國、韓國、台灣等地方如何做食物車,如何做市集。
海濱事務委員會每月舉辦很多活動,委員會的委員當然都是社會賢達,他們出席這些活動打打氣也是好事,但是他們打氣之後,這些空間沒有創造任何機會給社會。現在香港是共同貧窮,因為香港人不准做小販、不准搞市集。如果你是劏房戶,你就依賴政府,政府又依賴地產。這個結構性生態造成的結果就是,整個社會變成了一個共同貧窮、依賴地產的社會。
香港深層次矛盾既深又廣,要進行調整是涉及觀念問題。就海濱公共空間而逜,香港要追上國家標準,若果追不上國家標準,又如何能夠追上國際標準?最近令人感到有趣的是深圳寶安機場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美的機場之一。看看香港國際機場,雖然它仍是一個先進的機場,但是面對大灣區的競爭,要有要求要創新,否則不進則退。
香港在公共空間的規劃上,尤其是海濱,應該要追上國家標準,因為香港以東方之珠聞名。海濱事務委員會應該要有新思維,應該進行更有深度的設計研究。像內地一樣,由學者專家直接參與規劃的研究,因為研究要做得有深度、做得仔細,需要長期進行,不是用一種「票友」的心態去處理一個公共空間的設計問題。
香港施政的特色就是外行領導內行「票友政治」,從前香港仍然有一些領域是領先的,但所謂不進則退,如果不能專業地處理規劃,是不能改變現狀的。新加坡和香港最大的分別是新加坡沒有外行領導內行「票友政治」,而是走專業政治,做每一個政策都在前期研究好、論證好,才去執行。香港很多地方需要向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學習,否則只會原地踏步。
作者胡恩威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