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構建國民身份認同深耕細作 多元進路強化學生國史感知
香港現行的小學及中學課程重視國民身份認同,並將之作為七個學習宗旨之一;惟自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推行以來,社會同時出現群眾運動,當中有由青年發起,也有青年參與。部分社會人士因而質疑相關學習宗旨的成效。2020年,《港區國安法》得以頒布與落實,教育局隨之擬定「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讓中小學在課程上強調和連繫國家安全教育的學習元素,無疑能在認知層面上增進學童的國民身份認同。有教育界及政界等持分者進一步提議,在高中增設必修的中國歷史科。礙於執行上的困難,相關建議較難於短期內實行,但我們可思考如何在短期內尋索替代方案,以及在可見的將來有效強化學生對國史的感知。
來稿作者:黃偉傑
身為中華民族,認識國家和民族的根本是毋庸置疑。人們可運用歷史解讀真理,並為未來指明方向:歷史能幫助人們分析不同事件或潮流,尊重問題背景的複雜性,並培養同理心和留意細節的能力,以應付不斷轉變而且資訊極其龐雜的現代世界。人們亦可藉瞭解一國的成就鼓舞鬥志;人們可藉著瞭解一國的傳統凝聚力量,瞭解一國的求進嘗試而培養出欣賞和尊重的態度。學習歷史確能培養國民文化素養。
中史要考慮感知 課程要避免重疊
按現時香港實際情境,若把「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我們需要思考幾項操作問題。第一,現時的紙筆評估能否強化學生對國史的感知。對學生、教師、學校和家長等不同的持份者來說,評估有不同的作用;若要把「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我們對設置公開評估此議題不能避而不談。國民身分認同涉及認知、情感及實踐三層面,三者均是重要。參考現有的高中課程與公開考評,我們只能評估學生在紙筆評估上所展現的知識和技能層面的表現,卻難以瞭解學生在情感及實踐的表現。現時坊間已對現存香港考試制度作批評,例如考評對課程產生逆流效應、未能照顧學習者多樣性等。
第二,新增的高中「中國歷史」必修科會否與現有的一些科目學習內容重覆。教育局近年已大力推動國安法教育,也恰當地將通識教育科改革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與新加坡的「社會教育」和「品格與公民教育」頗相近,當中有「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等主題,內容與「中國歷史」有重疊之處。若於高中再特設「中國歷史」必修科,會否予人架床疊屋的觀感呢?
況且,近年高中核心科目的學習內容獲修訂,以處理學生退選選修科的問題,藉此確保學生具寛闊和堅實的知識基礎,以利明辨慎思。若然再將「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學生退選選修科的問題會否重新出現呢?早前立法會會議辯論「中國歷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目」的無約束力議案,教育局局長認為時機條件均未成熟,暫不考慮中國歷史科列高中必修。從課程發展人員或前線教師的角度看,有關回應也不無道理的。
小學常識宜分拆出中華文化科
若評論現今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認識不足,我們得思考「中國歷史」在整個十二年免費教育的位置。第一,小學常識科的課程設計和落實是否理想。上世紀末,香港將過往的社會教育、科學(前稱自然科)和健康教育科三個科目綜合成為常識科,以便整合三個學科的知識。在課程設計上,常識科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與科技」、「社會與公民」、「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及「瞭解世界與認識資訊年代」等六個學習範疇,佔常識科整體課程百分之八十的學習時間。
課程文件指出,學校宜以橫向整合的方式編寫主題教學與學習計劃,以突顯不同學習範疇間學習重點的連繫,不宜偏重知識內容的學習;文件另建議學校安排不少於15小時的科學與科技學習活動。然而,相關設置有待完善。這種設計取向側重探究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以及重視創科。事實上,現時常識科教師未非對各學習範疇有專門知識。有學校的初中學生以「常識」的視角和心態學習中國歷史,顯然欠缺應有歷史知識。這不禁讓人思考:究竟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相關的知識認識有多少。把一門學科獨立成科,能讓師生重視該科的知識基礎和獨有的價值觀和態度。因此,我們宜把小學常識科中「社會與公民」及「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兩範疇統整並獨立成科。
初中課時下限可提高 教育不只認知層
第二,有關初中中國歷史的教學問題。現行的課程要求所有中學須於初中安排約佔總課時百分之五或約每週兩教節,讓學生學習「中國歷史」。不過,學校實際的課時仍不足,當中有眾多原因,例如重視紙筆評估而增加測考次數,削減了相關的學習時數,致使課程緊迫。教育局2021/22學年的視學報告也指出,有學校的中三級課程未能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政與外交」,窒礙學生整全認識國家的歷史發展,亦影響學生理解《基本法》的背景。因此,提升初中中國歷史科課時的下限有其必要性。
第三,學校對「中國歷史」的重視程度是否充足。現時不少學校重視創科,這固然合理,但若因此輕看包括「中國歷史」在內的人文學科,那就欠缺中庸,致使教學與學習不平衡。第四,在教學方面,學校仍重學生對國史的認知層面,較少思考如何在課堂學習上同時提升學生對國史的內心體驗、內在力量和外在行為。
學生學習中國歷史,當以連貫方式學習,以在知、情、意、行四層面建構良好的思想品德;在高中程度,我們不一定將現有的中國歷史選修科改革成必修科,反而可以體驗式學習的方式強化學生對國史的感知。我們尚可將中國歷史分設為「深造課程」和「一般課程」:「深造課程」為高中中國歷史選修科,經過改革後,屬專研或深造科目,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而「一般課程」為立法會議員所討論的「必須學習經歷」,可參考中國歷史選修科的課程宗旨(尤其當中的價值觀及態度部分),讓學生了解自古以來國家與香港唇齒相依的歷史,諸如屯門海戰、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抗日事蹟等,並讓學校安排參觀考察、講座、專題研習等體驗式學習經歷,成為「學生學習概覽」中學習歷程的一部分。當然,大專院校和職場亦應同樣重視多年以來設置的「學生學習概覽」,重視畢業生在德育、公民與國民方面的表現。
中國歷史和歷史科要研究統整
長遠而言,教育部門可思考兩史的關係。在香港,現時中學教育存在兩套歷史,歷史科分為「中國歷史」和「歷史」兩科,相關設置承襲英殖時期。「中國歷史」的視角,以中國為中心;「歷史」的視角則可謂以歐洲等西方國家為本。「中國歷史」可讓學生從時間的角度縱向探討中國歷史在政治、社會和經濟等方面的演變,對中國歷史的整體發展有整全的認識,並瞭解香港與國家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歷史」能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讓他們瞭解世界不同地區之間的互動如何建構今日的世界,例如西方列強的政治角力、殖民擴張、貿易拓展等如何影響國家和香港的發展。
從教育局的課程文件所見,「中國歷史」和「歷史」兩科大體能讓初中特定年級的學生,就同一時空瞭解國史和香港史。不過,學生普遍以割裂的身分學習國史和香港史。國家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所見,歷史課程結合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學生藉有關學習可立足時空,運用史料,認識歷史,形成唯物史觀,涵養家國情懷。相關的課程統整或有值得參詳之處。
作者黃偉傑從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具歷史學、社會學及教育學學術背景,熟悉香港小學及中學教育課程。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