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土地發展與人口掛勾 要錢要人更要彈性規劃
本港人口連跌三年,去年出生率創逾60年來新低,人口高齡化現象持續,令勞動人口下降,政府要積極搶人才外,一般估計整體人口在疫情後似乎也難如之前預測般穩步上揚,長遠政策例如土地供應方面,也無可避免受到影響。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稱,應同時推動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兩大計劃,應付未來需求,相信這是基於政府前年的估算,直至2048年共有3,000公頃土地短缺而言。如果人口增長放緩,加上政府財赤嚴重,筆者認為,整個發展佈局確有需要再從長計議,例如將人工島視為半個後備角色,按各種實際需要彈性調動,也未嘗不可。
來稿作者:袁順圍
本港「熟地」供應短缺是不爭事實,2016年政府曾指土地短缺約為1,200公頃,其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批評數字太保守,黃偉綸2021年10月公布《香港2030+》報告,估算直至2048年,本港總共土地需求為5,800至6,200公頃,計及3,200公頃的已展開規劃階段項目,例如東涌東、洪水橋下村等,土地短缺約為3,000公頃,這數字比2016年激增1.5倍。黃當時解釋,希望本港人均居住面積可增加,又派定心丸強調已規劃的中長期供地項目,包括明日大嶼及北都區等,潛在土地供應可達4100公頃,「比3,000公頃搵多啲,係理想同接近現實做法」。
筆者認同覓地絕對應該面對現實,願景、數字可以說得宏大,但當要在啟德新區找5.7公頃興建10,700個簡約公屋單位也大費周章,政府理應該務實一點,要不斷因應實際社會情況變化,實事求事,適時調整中長遠土地策略。從來土地供求也與人口/住戶數據掛勾,《香港2030+》報告指出,長遠而言,至2040年代估計本港人口達811萬,甚至最高可去達880萬,可是經歷過去數年香港社會變動後,老實說,十多二十年後,本港人口仍會輕易地突破800萬嗎?
人工島可視為半個後備角色
統計處數字顯示,2022年年底的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為733萬,按年跌幅為0.9%,而去年僅3.25萬嬰兒出生,創1961年有紀錄以來最低,這當然與疫情有關,但按常理推斷,未來人口增長放緩是必然的。所以按人口需求估算而進行的北都區及人工島計劃,一直有很大聲音質疑應否同時進行,這十分合理,因當中確實有很大討論空間。
實際上,開發這麼多土地,要龐大資金、大量人手,更要周詳規劃,如認為兩個計劃也值得推動,在資源有限下,哪些部分是重點,要優先投放人手及資金,怎也要有定奪有取捨。不少業界人士已指出,北都區無論在發展風險、可行性及持續性,也優於人工島計劃,筆者相信,將發展重點放在北都區,也是比較合情合理。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近日更提出一個新觀點,她認為這項目能協助打破「一國兩制蘊含的矛盾」,亦有助融合人才、貨物、數據等。與內地融合是現在以至將來的大趨勢,葉劉這一番見解,似乎令北都區有更壓倒性的優勢。
另一個更實際的問題,就是建造業人手不足。建造業議會早前公布《建造業人力預測報告》,基於對未來10年建造業工程總量的預測,預料熟練/半熟練工人、技術員、工地監督人員及專業人員4類工種,各類人手短缺在2027年將擴大到2千人至4萬人不等,而業界早已表示,其實技術工人外,建築、測量等高端專業人才,一直也有極大需求,政府要引入外地專才,不可遺漏這個範疇。建測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日前也明言,大家都擔心在資源包括人力方面,可否同時應付很多個大項目,因為一直也有些鐵路、主要幹道的計劃正在進行,「我覺得這個就是凸顯到你要有序進行時,一定要有個考慮的時間表,如何先後緩急去做。」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本月初說過,不可能等20年後北都區項目完成,才發展人工島填海。筆者相信,絕大部分提出意見者,也不是說要完成整個北都區才開始填海建島,而是認為應該按實際情況,包括人口趨勢、資金、人手及社會狀況,將公共資源集中發展北都區,人工島則可放輕一點腳步,按形勢變化適時調度發展,引用黃偉綸前年所說,此乃「理想同接近現實做法」,亦可能是現時最務實的方案。
作者袁順圍從事物業管理近十年,曾任職房屋事務主任。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