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如何推動商學創科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商品化?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本港推動創科發展以來,往往是有科研成果,但缺乏商品化條件,未能組成自給自足的生態鏈的問題,當中包括配對適合的商界生產及應用。為此,新一份《施政報告》重點提出完善創科生態圈,以促進科研成果商品化、把資金配對以鼓勵大學人才研發後作技術轉移。但另一方面亦令人反思,過往政府的創科發展政策,其實也有一些鼓勵科研及商品化的項目,是否也有優化的空間,以配合施政報告的新政?

來稿作者:徐毅興

今屆施政報告提出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由明年開始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的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此舉透過配對資金的模式,可鼓勵大學人才參與研發,並透過「一條龍」模式,將成果進行技術轉移,使研發團隊可獲得寶貴經驗及經營上的回報。但即使有了這個良好的平台,這些參與的大學人才團隊,能否成立公司持續營運、甚至上市集資,成為業界的「獨角獸」?還是只能曇花一現?當中的關鍵在於其持續營運的基建。

大學科研未獲本地商界應用

本港推動創科政策效益仍然強差人意,不少大專院校研發的科研成果,最終往往未能獲本地商界應用,較著名的例子由前年由理大研發的呼吸道快速多重診斷系統,以至科大研發的智能眼鏡Google

Glass微型顯示器等,都因缺乏本地注資而未能在本地投入生產。可見「創業難,守業更難」,「產學研1+計劃」即使成功地「配對」了科研成果與商界需求,今後團隊的發展,要視乎其「守業」的條件,包括營運的土地、資金貸款等。創科局以至科技園,近年積極進行各式宣傳活動,包括創科培育計劃等,但若只推動「學」和「研」,「產」未能跟上,將造成上游與中、下游產業鏈未能接軌情況,更遑論推動「科研成果商品化」。

要提升「產」的能力,就要更善用目前的創科硬件。科技園公司近年稱將把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並訂定了「再工業化」的八大方向,積極結合科技與工業發展,由研發到製造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正好與「產學研1+計劃」對接,把創科園的部份空間用作獲資助團隊的工作空間或廠房。

此舉更有助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使位於創科園工作的團隊能做大做強,接洽大灣區的其他合作夥伴,進一步深化香港與內地科創合作關係。長遠而言,本港要積極吸引更多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製造工序和生產線進駐香港,使本港創科生態圈有更多元化的公司,為商學合作、科研成果商品化營造更良好的土壤和良性循環。但本港目前的創科項目,例如科技園公司及數碼港,分別「各有各做」聚焦生物醫藥和金融科技等不同範疇,卻鮮有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合作發展特定產業,彼此甚至互相競爭。

港府應研究業界人士曾提議,由政府資助的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扮演一定統籌角色,由應科院內的創科專家,再加上行內公司、專家組成顧問團隊,為數碼港、科學園、各工業邨以至創科園等本港創科基建,提出發展和分工策略,以發揮更大協同效應。

作者徐毅興是任職跨國企業的八十後工程師,對城市規劃、舊區重建猶感興趣。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香港01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