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人才除了搶,還可以留,更應該培養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19日發表新政府首份施政報告,內容不但回應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二十大會議的港澳論述精神,也針對市民需求提出很多具體措施已做回應,涵蓋6大範疇,10個中長線藍圖,頗能贏得市民的掌聲。但掌聲過後我們需要知道,從藍圖到具體的政策果實,還需要大批人才去恰當執行,而人才流失卻是香港當前面臨的第一大難題!

來稿作者:楊莉珊

疫情衝擊下的香港經濟受到嚴重創傷,筆者來自商界別有感受。其實就算普羅市民對當前的經濟低迷也是歷歷在目:公司欠薪、欠供強積金的新聞屢有所見,就連路邊的「吉鋪」也日漸增多,再加上外圍環境的波動,內地經濟仍因疫情明顯受壓,香港作為外向型的經濟體,可見的未來挑戰不少。

生活素質與發展前景的問題

充滿挑戰性的環境下更需要人才為社會創造新的經濟價值,但人力資源管理學會今年8至9月進行一個「大離職潮」的調查,發現有37%管理層以移民為由辭職,這將直接影響香港勞動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雖然施政報告有頗多篇幅談及「搶人才、拓經濟」,顯出特區政府意識到香港正在經歷人才流失的痛苦,也企圖有所作為去修補問題。但筆者想指出的是,人才,除了搶,還可以留,更應該培養,真正的人才是屬於世界的,要與其他成熟的經濟體競爭,我們需要拋出更高的代價才能「搶」來人才。但如果特區政府沒有透徹了解當前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並加以改善的話,誰說「搶」來的人才不能再走?

比起「搶人才」,特區政府更應該深思如何「留」人才、「培養」人才,而更關鍵要解開一個迷思:人才為何要離開香港?筆者就此問題專門向不少大公司的高管請教,獲告知媒體經常放大的「黑暴」因素其實並非主因,因為香港已經「由亂轉治」且原有自由也未見受損。但直接影響人才選擇離開香港的原因在於,他們的生活素質與發展前景受影響,比如香港居住條件擁擠且成本昂貴,子女就學困難等,特別是最近幾年的嚴格防疫措施也令海外人才難以適應,特別是資金流、物流也受疫情管控影響,令不少人才與企業暫時將業務遷往與香港高度相似的新加坡。

加快培訓醫護、教育、社福人才

為什麼挽留人才比「搶人才」更值得政府關注,因為現已在香港工作的人才對香港的市場與社會有更深入的認識,相比從未涉及香港的人才,可免去磨合期的互相消耗。如何平衡防疫與經濟活動的需求,是特區政府的首要任務,也是對挽留人才最有直接效果的措施。因為遷離香港代表要再另外一個城市重新開始,如果香港可以短期內讓這批「眼光看向世界」的專才看到香港恢復往日生機的曙光,比如目前的防疫措施是否有明確的逐步放寬時間表?若能讓大家看到希望,相信更多人會選擇「一動不如一靜」,繼續留在香港。

除了金融營商的專才,香港在醫護、教育、社福等方面都有明顯的人才缺口,但這些行業或者不能過度倚靠輸入人才,因為香港這些行業都有其特點,外來的醫生、老師、社工都需要較長時間的適應與磨合,才能提供切合香港社會的專業服務。因此,搶人才在這些行業來說也只能是個口號,難見實效,更關鍵還是要減少流失,同時加強加快相關人才的培育。香港的高等教育十分有競爭力,吸引不少內地及海外留學生來港,若能為有意留在香港從事特定職業的內地及海外人才提供更多政策優惠與生活支援,比如讓他們學習粵語以便更好地融入香港社會,這樣也可避免他們將香港變成吸收工作經驗的跳板市場,可以將經驗更好的貢獻香港社會。

吸引人才、挽留人才、培養人才,三者之間並無衝突,但政府應留意三者的成本有所不同。特區政府高調宣告要「搶人才」,貌似不計成本顯示出決心,但是,若能同時做好挽留與培養,這才是真正將人才智慧留在香港,否則,人才來來去去,香港的產業發展最終將蹉跎歲月。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優質師友網絡主席。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