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明|不斷拓擴城鄉共融新實踐
為配合國家戰略規劃,特區政府提出在新界打造以創科產業為主的北部都會區。新界分散的原居民村落是長久來的發展難題,僅北區加元朗就有超過250條政府認可村落。就此特區政府提出城鄉共融的目標,但能否成為發展助力,值得探討一二。
來稿作者:陳月明
城鄉共融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具體如何實現城市和鄉村之間的融洽,還要視乎城市的實際發展階段。鄉村建設一直是國家最重視的發展任務,城鄉共融更不斷深入實踐,致力改善城鄉間居民收入水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平、居住環境、要素流動等不平衡,來增強鄉村發展活力,實現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顯然,內地在鄉村發展上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但其經驗難以直接套用,香港還需要探索自己的城鄉共融之路。在香港,新界各原居民村落不僅是古往今來本地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愛國愛港的實踐者,發揮重要作用。與內地相似的是,新界鄉村居民對更美好生活的嚮往及對自己家鄉的喜愛,自然渴望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也能與時俱進。
特區政府對城鄉共融的介紹是:區內的傳統鄉鎮,擁有豐富的歷史和人文資源,可以與未來發展融合調和。反映政府認可鄉郊獨特的文化歷史價值。目前香港共有136項法定古蹟,新界佔55項,多集中在北區、元朗,如打鼓嶺的長山古寺,在古時便是趕墟人的歇腳地,是現代研究古線路的重要佐證。文物古蹟外,更緊要的是傳承的文化與習俗,像宗族、宗教、民俗、飲食文化等,不少在外地已經失傳,僅香港有所保存。其實,在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巡遊、搶包山外,其他鄉每年也會舉辦天後誕、侯王誕、洪聖誕等傳統節慶活動,只是前者規格高、規模大、影響廣,更為人所熟知。相反,北都內的傳統文化項目仍有較大挖掘空間,可發揮更大影響力。
政府重視傳統文化,但並沒有直接回應鄉民對於家鄉發展的期待,鄉郊基建滯後多年,如不少鄉村至今沒有接駁公共排污系統,定期要忍受吸缸車在家門口清理化糞池的不便;再者,不少鄉村至今仍未鋪設光纖,有位處邊界者甚至沒法收到香港電話訊號。種種不便,導致年輕後輩多不願留守,文化傳承受到威脅,也令遊客望而止步。
在落實城鄉共融的政策概念下,在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下,政府應首要完善鄉郊基建。雖然政府目前有若干鄉村的基建項目,但至今進度緩慢,有必要設立目標時間表或落實時限,讓村民有獲得感,也為打造鄉郊旅遊奠定基礎。
此外,政府應明確鄉村在現代化社會中的功能與定位,並在政策上拆墻鬆綁。筆者曾到訪內地多個城中村進行考察,如深圳水圍村,不僅完成舊村改造,更逐步建成集教育、文化、娛樂、餐飲等一體的現代化社區,其中1368文化街區,既保留城鄉改革的歷史面貌,又吸收現代化、國際化元素,成為福田區地標,吸引不少遊客。若政府認可鄉郊傳統文化旅遊,政策上會否適當支持增加鄉郊的商業化元素,例如優化與民宿有關條例的個別內容配置,配合到民宿實際需要;在「農+樂」計劃外,優化現代農場的小食牌照申請程序和場地要求;短期出租政府土地或批准轉換私人土地用途,如開放更多康樂用地,變成大型體育及康樂場所;及協助進行現代與傳統的文化融合打造鄉郊特色項目,增加旅遊吸引力。同時亦帶動鄉郊經濟增長,實現本地自給自足。
打造獨屬香港的傳統文化盛事,前提是不斷拓擴城鄉共融新實踐,以現代化鄉郊建設改善鄉郊居住環境,完善旅遊軟硬件配套,鼓勵及支持民間創新創意,方可釋放更大發展潛能。
作者陳月明是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