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凱.傑語|金融中心同樣需要改革
來稿作者:郭凱傑
特首李家超日前公佈施政報告,當中改革二字出現超過40次,大談香港需要識變、求變,守正創新。在當前香港,求變固然是主軸;但誠如施政報告所指,鞏固並強化自身優勢同樣是改革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香港發展的總目標不會變——成爲聯繫全球企業、人才聚集發展之地。如此一來,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協助企業融資、發展的角色就更形重要。
雖説市民關注的焦點落在了劏房、烈酒稅等項,但金融在本次施政報告中的著墨其實不少,提出了落實香港股票指數基金在中東上市,爭取國際及内地企業來港上市、優化上市審批流程、減低保證金等交易成本等措施,務求鞏固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當中以筆者看來,優化上市規章對於長遠香港作爲融資中心的競爭力極爲重要。
今年以來,在美的集團上市、成爲全球第二大新股之後,香港2024年的新股IPO集資排名也回到全球第四位;隨著內地監管機構鼓勵龍頭企業來港上市,有超過200個上市申請已經在處理中,未來集資額相信會維持高水平。上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也顯示,香港成功重上世界第三位,肯定了香港經歷諸多風雨後作爲金融中心的地位依然位居世界前列,營商環境、人才等領域對於國際市場而言具吸引力。
不過,上述並不是足以自滿的緣由。香港作爲中國的國際窗口,金融市場側重於内地經濟;時至今日,中資企業在港股無論是市值還是成交的占比都已經接近八成。換而言之,當内地經濟下滑,對於香港金融業就會有一定衝擊。金融服務牽一髮而動全身:當集資活動暫停時對諸多專業服務,包括會計、保險、法律等也有很大影響。經歷了前兩年險險跌出世界前十的一段日子,我們是否應該居安思危?除此以外,協助内地企業出海只是聯通世界的一部分;香港同樣也肩負著帶動東南亞、一帶一路、乃至全球南方國家聯通内地的角色,但目前在港上市的海外企業卻不算多。
在香港上市費用不菲。算及交易所的費用、保薦人的收費、包銷商的佣金、律師費等,兩三千萬元港幣屬基本消費;更別提相關流程耗時甚久,不少要超過兩年。對於東南亞、中東等地的企業而言,很多時候只能望門輕嘆。該等企業部分固然體量較少,但卻正在高速發展,吸引他們到港更可以推動專業服務拓展。
如果體量較小或者公司較新,創業板又或者第18C章特專科技公司等渠道理論上是可行的選擇。尤其在港交所跟證監會早前公佈優化創業板的一系列措施後,創業板公司又有了主板上市的出路;可惜的是措施未能成功激活市場,目前創業板交易量維持低水平。以2024年9月爲例,每日平均成交只有不到四千萬港幣!相對於主板每日千多億元成交,實在不難想象爲什麼對於公司而言吸引力欠奉。
與此同時,雖説早前港交所及證監局已經調整18C章上市規則,將已商業化及未商業化公司的市值門檻降至40及80億元,但該要求事實上依然冠絕全球。拓展金融市場不只是在上市公司的大小——我們是否應該檢視如何拓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及深度,尤其是海外中型企業上市融資的渠道?
在致力發展創科,發掘新增長點的同時,香港也不能忽視作爲國際窗口的傳統角色。上市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需要諸如稅務、人才等政策的配合。金融占了香港生產總值四分之一(加上專業服務將近一半),對香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鞏固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但能保障本地經濟就業,更能藉此拓展香港作爲内地與世界各地的橋梁角色。
作者郭凱傑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諮詢委員、大專講師及顧問、專欄作家。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