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雄|從鄭志剛看香港人的藝術夢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新世界集團第三代接班人44歲的鄭志剛,上月底辭去行政總裁以及新世界系多間公司的管理層職務,令到商界和藝術界引起了不少震動及反思,當中令筆者最深感受的,是討論區一句「原來連富三代都一樣理想唔可以當飯食」,既真實又殘忍。

來稿作者:張美雄

接班後的鄭志剛一直熱忱推動藝術,尤其是K11 Art Mall的誕生,這位擁有龐大資源的商界領袖,選擇在市場化的香港商業環境中滲入藝術文化,但最終在集團全年虧損196.8億港元下辭去行政總裁,讓人不禁感慨:在香港這樣的地方,從事藝術,是否註定會走向失敗?然而,筆者認為鄭志剛只是輸在時日。

政府應從根本上培養藝術的土壤

筆者經常接觸到各層面的社會需求及問題,而作為上流社會的鄭志剛所經歷的,讓我感到一股深深的無奈。或許,在這個城市中,「藝術與商業的結合」依然是一個難以破解的課題。香港的藝術氛圍長期以來由公營機構主導,如M+博物館、故宮博物館、戲曲中心,這些地標性項目固然重要、有代表性,但它們似乎更多服務於旅客和高端藝術愛好者,並非所有市民都能從中受惠。

正所謂「高手在民間」,本港的民間藝術文化氛圍及成長,更多時間是由市民自發而來。有愛好文化藝術的朋友常笑說,對於政府資助既愛且恨,面對練習、展示、物資、場租等等實在的需要政府資助,但對於創作、審批、門檻大家都深感「康文署一插手,原本該藝術的意義可能已經大為改變。」事實上,藝術界是何時開始認為港府的幫助反而成為了制肘,而非助力呢?

在筆者而言,政府應該從根本上培養土壤,給予一定的空間及靈活自由度,以促進藝術新生的苗芽成長,而不是等到茁壯的成品出來後,才出來支持藝術。鼓勵民間創作,比起由上而下帶動的藝術文化顯得更多元化及別具特色,正如當年曾杜財的街頭墨寶一樣,不單成為了香港九龍區的特色,最終更成為了M+博物館中的收藏品。但是,曾杜財未出名之時,豈不是一名寂寂無名的長者?又有誰認為他的街頭墨寶是藝術呢?

商業與藝術不是必然對立

像鄭志剛這樣被商業耽誤的藝術愛好者,試圖將藝術融入更廣泛的日常生活,創建出結合消費與藝術的空間K11,嘗試用藝術改變城市的面貌。他的K11商場和其他藝術導向的項目,著重於提升消費者的體驗、品味和文化素養,鄭志剛的做法就正正是在培育、在民間投下藝術文化種子,注重長期的文化影響,為缺乏文化和藝術土壤的香港填補這一空白,K11商場也許已是新一代藝術文化愛好者的啟蒙之地。然而,藝術和文化的價值往往難以在短期內轉化為實際的經濟回報,投資者和市場期待的是立竿見影的利潤,在香港這座快節奏、競爭激烈的城市對藝術的需求似乎仍停留在一種功利化的層面。很多人看藝術是為了炫耀、投資,真正能夠將藝術視為生活一部分的人依然是少數。尤其是在經濟形勢不穩定時,消費者會更關注實際需求而非文化消費,所以他的投資結果在短期內並不能得到充分體現。

「連富三代都做不到,我哋唔洗諗啦」鄭志剛的例子So Sad but true。不過筆者依然相信,藝術對一個社會的影響力是無可替代的。鄭志剛的努力或許暫時停滯,但他的嘗試絕對值得肯定。他讓很多人首次在購物中心裡接觸到藝術,這種嘗試應該被延續,而不是因挫敗而中斷。商業與藝術不必然是對立的,而是可以相輔相成。昨日,票房超過9億元的港產片《九龍城寨之圍城》場景在機場重現,除了有標誌性的霓虹燈牌、也有城寨內經營的「髮廊」,深受遊客歡迎及到場打卡。該場景展覽由旅發局、機管局、文創產業發展處、及商業機構(電影出品方)合作,這證明只要恰到好處,商業及藝術必然可以結合產生更大效益。

另一方面,政府也不妨鼓勵更多商界人士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藝術,無論是以贊助的形式支持藝術家,還是提供更多藝術展示的平台,這都是值得推動的方向,以尋找更多的可能性——讓藝術走進學校、社福機構等,都可以是推動藝術普及的有效途徑。再加上互聯網、人工智能的不斷推進,適當地運用科技所帶來的方便,或許會發現尋找藝術之路並沒有用想像中那麼遠。

作者張美雄是西貢區議員。文章標題由編輯所擬,原題為「鄭志剛的藝術夢折翼:Sad but true?!」。內容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 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