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打羽毛球遏性慾?性教育風波暴露香港教育缺陷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彭意婷

香港教育局最近公布的中三公民、經濟與社會科教材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教材中建議學生在感到性衝動時「去球場打羽毛球」,甚至與戀人簽署「親密界限承諾書」,這些看似離奇的建議不僅在本地引起嘲笑,更成為國際媒體的談資。然而,如果我們將這場風波僅僅視為個別教材的不當或「軟對抗」的結果,實屬不智。事實上,這次爭議暴露了香港教育體系存在的嚴重缺陷。

仔細審視這份教材,我們不難發現它嚴重脫離現實,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情景設計及處理手法不僅離地,更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設計課程,也沒有顧及學生真正想學習的課題。如果學生對教材毫無興趣,我們如何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種忽視學生需求的做法是否反映了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態度和專業素養?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探索知識,而不是強制灌輸一些與他們生活經驗完全脫節的概念。

面對社會各界的質疑和批評,教育局的反應更是令人失望。當局並未表現出願意聆聽和接納意見的態度,反而顯得固執己見、拒絕改變。這種態度恰恰印證了許多青年人對長輩的不滿 ─ 不願承認自己有不足之處,也沒有打算聆聽和接納他人的意見。這不僅無助於改善教育質量,更可能加劇代溝,進一步疏遠年輕一代。在現代社會中,教育應該是一個開放、互動的過程。教育工作者理應虛心聆聽學生和社會各界的意見,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法。然而,從這次事件的處理來看,香港的教育體系似乎仍然停留在一種自上而下、單向灌輸的模式中,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去甚遠。

這次風波還暴露了香港社會在接納不同聲音方面的不足。社會的多元聲音本應是一種重要的「紅隊」機制,幫助決策者發現潛在問題,提出不同觀點。香港究竟有多少空間容許這種「紅隊」存在?當不同的聲音被忽視或壓制時,我們如何能夠期待教育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的進步?這種缺乏包容性的社會氛圍不僅影響教育政策的制定,更可能阻礙整個社會的創新和發展。

當本地的教育內容成為國際媒體嘲笑的對象時,不僅損害了香港的國際形象,更可能影響香港學生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力。在信息高度流通的今天,教育內容的設計不能閉門造車,在立足本土文化同時也要具有國際視野。

教育局需要以更開放的態度聆聽各方意見,課程設計應該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採用更加靈活、互動的教學方法。同時,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社會氛圍,鼓勵不同聲音的表達,真正發揮「紅隊」的作用。這不僅有利於教育政策的制定,也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包容性。

作者彭意婷是新思維執委。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