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明|新界無處不旅遊 食盆菜值得推廣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有一日討論到保護及推廣本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原來本港的非遺項目自2014年公佈後,不經不覺已經涵蓋了480個項目,代表作多達20項,當中之一就是市民廣為熟悉的食盆。筆者兼任鄉事會主席,在鄉村生活多年,今日藉此跟各位讀者淺談個人對食盆的感受。

來稿作者:陳月明

食盆,簡單而言就是食盆菜,盆菜源自新界,無論圍頭還是客家兩大族群,每逢村內大時大節、祭祀、嫁娶添丁等人生重要禮節活動,都習慣在村內大排筵席。在上世紀的淳樸年代,食物不是按一下外賣APP或打個電話就會外賣上門。圍村烹調盆菜涉及不少人力物力,過程殊不簡單。村民須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劈柴透火,控制火力;有的負責備菜,提前泡發食材,切菜打荷;有的負責揸鍋鏟,炆豬肉。過程中打打鬧鬧兼談笑風生,既維繫族群的團結,又勾畫出濃厚的新界鄉村色彩。雖然今天的香港已經電氣化,亦可以通過盆菜公司一條龍滿足宴會安排,但昔日的香港盆菜,就是有這種群策群力的歷史面貌。

儘管現時盤菜款式已經發展多樣化,但傳統而言,除了將食物堆疊在盆內,亦有約定俗成的排序組合,味道從淡到濃,由下至上作堆疊。核心組合有豬皮、蘿蔔、支竹、魚蛋、魷魚和炆豬肉。體面的食材,例如雞和蝦等則放在最上一層。下層的味道來源自炆豬肉和更上層食材的底味和醬汁。對於經常食盆的朋友而言或者以筆者個人經驗而言,好味與否,炆豬肉是當中的關鍵。各位讀者不妨自行比較一二。

盆菜,寓意盆滿缽滿,意頭好,內容得體之餘,本身食材價格不奢侈。隨著時代發展,盆菜客觀而言已經衝出新界,港九市區的酒樓食肆,甚至是快餐店都陸續有出品以作招徠,內容亦不斷升級,為原本相對簡單的盆菜增添了不少奢華的食材。或許有人會問,盆菜是否失去了圍村風味,不再正宗?但我認為飲食文化是隨時代演變的,這個答案是開源的。最重要的是,盆菜已經繼茶餐廳文化後,成為了本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我作為新界人,與有榮焉。

我一直支持繼續推廣新界文化以及本港的非遺項目。旅遊業是香港的支柱行業之一。我亦留意到不少旅客熱愛香港的文化特色,例如有人會在有特色的街頭路牌、油麻地差館或文物外拍照打卡。食物亦然。

據我理解,每日都有大量的內地訪港旅行團經香園圍口岸來港,旅行團必然涉及團餐。談到推廣,我們可否將盆菜放入團餐的選擇之內呢?今年施政報告諮詢會,鄉議局大力提倡新界無處不旅遊,新界可否貢獻力量,讓旅行團在新界舒服地享用盆菜呢?

我覺得政府以及旅遊業界可以諗諗。有興趣的,我願意穿針引線!

作者陳月明是立法會(選舉委員會)議員、北區區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貴州省政協常委。文章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淺談食盆」。內容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