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廖孖記之死:談文化產業與香港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黃冠麟

廖孖記「食安風波」始於第三代成員廖太報《東張》,引發食安中心連發陳述,間接造就這家百年老字號的花式自殺。第四代傳人顯盡紈絝本色,再爆家族原來三十年前已經只做加工不再生產生腐乳,亦令廣大香港市民由對廖孖記由同情轉為質疑。今日廖孖記的臉書專頁,除了帶有貓店長的帖文外,幾乎都被憤怒網民洗版,可以見到網民在感性中仍有「禍不及貓咪」的自我克制。觀乎廖孖記三、四代傳人的大聲呼冤,與及廣大市民的不收貨,當中的強原落差產生張力,成就了引人入勝的連續劇。

腐乳因百年品牌與文化共情而增值

食安風波前,廖孖記腐乳一樽可以賣至逾百元,公眾對於這種百年老字號、有祖庭傳承的家族事業有較高期望,具體反映在腐乳的溢價上。另一個層次,公眾對於本地手工製作的認知,在於東方主義或的幻想:豆腐胚長毛後入樽發酵,限量生產用心匠作,樽中留存的味道,與家族世代累積的時間和經驗等比,腐乳與醬料養大廖氏幾代人,建成了一梯兩伙大單位的廖孖記大廈,簡直就是「獅子山精神」的生招牌。

這一種共情,甚至當食安中心7月4日純粹基於化驗結果,公佈「廖孖記衛生腐乳王」蠟樣芽孢桿菌超標0.3倍,要求廖孖記回收產品時,廖孖記仍然得到絕大多數公眾追捧。第三代廖太乘勢報《東張》,投訴食安中心的報告導致廖孖記名譽掃地,又指食安中心樣本不是本家老店所採,一肚委屈並表示萌生結業念頭。結果,食安中心7月16日轟出第二重炮,指出7月9日在老家門店所採樣本蠟樣芽孢桿菌超標12倍,以科學數據大力掌廖太的嘴。

且看時間長河之中,一代又一代的科學技術漸進或突破,終又消失不見,反而有藝術與文化通過科學技術進步而產生的材料、技法,做到世代流存,也造就到今人對於審美與文化價值有一定程度的同理、共情,不捨得犧牲。到那一刻為止,廖孖記尚獲不少人士支持婉惜,並認為停業整頓一下就可以重振家業,主要是因為其品牌神話與文化共情依然維持得很好。

而這一切直到第四代「傳人」、長笛演奏家廖晃業在電台上自爆,原來廖孖記早於三十年前因為政府更新排污條例,要求生產腐乳過程中產生的「濃酸水」須被淡化成清水,才能排放,所以從當時起廖孖記從內地供應商購入「生腐乳」,再在本港廠房發酵、養汁、調味、包裝後出售。此言一出,百年本地品牌光環幻滅。腐乳始終是食落肚的,供求你情我願。公眾最感憤怒的,是這三十年以來所付出的額外成果,原來不是在為這個百年老字號的金身貼上金箔,更似是「入錯假廟拜錯神」,這是Emotional Damage。

文化傳承鐵三角:傑出普世價值、真實性、整全性

廖太與廖音樂家認為廖孖記「OEM」式加工再銷售,仍然是努力做好腐乳傳承人的角色,並無做錯,自然引來口誅筆筏。廖孖記自家品牌的外部性不斷延伸至「手工」、「文化」、「百年」、「本地品牌」,傳承人本身除了享受這些文化增強的經濟紅利以外,也應該承擔品牌光環下的傳承責任。

三十年以來,廖孖記後人對於自家祖宗一套整全的腐乳製作技藝,只是演奏了後半段的選段,而一直依賴外購生腐乳再加工,令他們樂於迴避含菌酸水副產品的長期技術問題。不是完整的由零到一,沒有生命力的傳承,體現不出對於守業的敬虔、對家族傳承的尊重、對於傑出普世價值的追尋,由這一刻開始,廖孖記的靈魂已經灰飛煙滅,留下來的只不過是掛羊頭賣腐乳的赤裸交易。

廖孖記之死,對於家庭事業者、青年創業者、文化創意產業者,或再上一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藝人,都是一響警鐘。任何可以持續的品牌,除商業實力以外,背後都一定有強大的意志與審美的堅持。科學技術是一定會隨時日進步的,以往解決不到的問題,包括甚麼濃酸水與含菌量,只要有堅持與內涵,就可以撐得過時間考驗。腐乳釀造技藝,其實也是國家級的非遺,為什麼其他品牌可以傳承350年,而廖孖記要以花式自殺黯然離場?無論是家族失去了初心熱情,還是經過計算要做到衞生的性價比不高,最終死因必然是欠缺求生意志、放棄治療。當懂得珍惜以後回來,卻不知那份愛會不會還在。或者,時光倒流一句話,問廖晃業:「廖孖記還是音樂事業,二選一。」可能答案也是音樂行先。

可持續發展的四條柱: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環保)

以我看來,只要大體上能維持上一段所講的文化傳承鐵三角:傑出普世價值、真實性、整全性;加上堅守可持續發展的四條柱: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環保),這種文化傳承再出格也不會太離譜。經濟者,當然是生財有道,沒有經濟基礎就難有上層建築;文化者,與人有互動、具生活滲透性,對於項目的有較高程度的覺悟,主動傳承。社會者,講的是對於社會的責任,是否能力臻SDGs 17(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最後當然不能少的重視生態文明,減少污染,與人類命運共同。有這鐵三角和四條柱,營造的其實是文化產業的生態模組,有頭有尾,與人為善,促進銷售,長賺長有。

無意再傷害,廖孖記品牌傳承至今,除了賺到盡的經濟支柱,與及尚有一些社會責任去維持僱用本地女工外,基本上可以說是與文化傳承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背道而馳。延伸討論,廖孖記雖死,但腐乳這種文化(及現實)食物依然長存,與其他非遺食品一樣,都是尋常百姓家中走出來的食物,一天有人做,一天有人食,就會繼續保有跨時代生命力,維持民族、文明、文化的高度及深度。有時候,保護、保育這些百年老字號、傳承文化都能與機遇迎合,尤其當為政者或者資本家對於文化產業作出政策或者資源上的支持,自然就會有一堆人跳出來,打著傳承名號,將文化體驗、文化傳承為謀利工具。

文化產值的提升,乃至以文輔旅的佈局,如果沒有充份的審視與沉澱,太急於求成的,很容易跌入善於偽裝的文化掮客的圈圈。廖孖記尚且如此,另一邊廂,鼓勵青年文創,而沒能講出文化產業的核心元素,乃至我們在市場上經常見到大量年輕的「手作人」、「手工藝者」,絕大多數是很有心的,希望賺少少錢又可以做到自我實現,為何進不了真正的文化市場,就算登堂入室又對市場產生多大的槓桿;而另一邊高舉文化界大旗的持分者,我們又不禁問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我對於香港的文化產業與香港品牌,仍然心存希望。我相信,做文化的人也可以市場化,堅持鐵三角與四條柱,最終會有燈,也會有人。

作者黃冠麟是學研社成員、文化工作者。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