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印太經濟框架前景可期
啟動才兩年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簡稱IPEF),13個創始成員國能達成一致的目標,並簽訂兩項協定以及框架的總體協議,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撰文:陳文坪
IPEF第二次部長級會議6月6日在新加坡舉行,這是自2022年5月IPEF啟動以來,首次在美國以外舉行實體會議。會議取得的成果是簽訂了清潔經濟協定、公平經濟協定,以及有關印太經濟框架的總體協議。
回顧過去,一些外交官在IPEF還沒有正式宣佈前就「痛駡」IPEF組織是在搞「小集團」,不利於亞太地區、不利於國際社會的團結。開經濟自由化倒車,IPEF註定會失敗的。一些媒體也作「歧視性」報道說,IPEF只是個「空的框架」,沒有實質內容,難有作為。
但是,短短兩年時間,IPEF不但取得實質性進展,還讓多個成員國從中受益。
新加坡、美國和越南在IPEF下成立工作小組,加強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並研究如何發展區域海底電纜框架,推動跨境電力貿易。就是一大例證。
馬來西亞砂拉越也計劃借助強大的水力發電來生產氫氣,並計劃將氫氣出口到日本。砂拉越還準備為新加坡供電力,此外,新加坡早前也宣布計劃從印度尼西亞與柬埔寨分別進口2千兆瓦及1千兆瓦低碳電力。新加坡與澳洲也簽訂一項綠能協議。將透過海底電力電纜將大量太陽能發電輸送新加坡。這些都是IPEF成員國之間合作的體現。即便柬埔寨不是IPEF的會員,也能從中獲益。
低碳電力包括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生成的電力,未來氫能也是其中之一。而低碳電力,也屬於清潔能源,更是清潔經濟的一部分。
IPEF在啟動時,設下了四個支柱領域的相互合作。即「數字與傳統貿易」、「提升供應鏈韌性」、「清潔能源、去碳化與基礎設施」、及「稅與反貪污措施」。各成員國可在全部或部分框架下或合作,而當中將不涉及關稅和市場准入的談判。
從這次簽署的清潔經濟協定來看,IPEF成員國對加快開發和使用清潔能源和對氣候無害的科技,以及推動支持過渡至清潔經濟不同領域的投資,例如清潔能源、可持續基礎設施和碳市場,與當初設定的目標支柱相符。這些實質的進展與良好的合作,說明IPEF並非如早前一些媒體所報道是空泛的;並不存在搞什麼「利益集團」、「開倒車」。
IPEF由美國領頭、成員有日本、韓國、印度、澳洲、紐西蘭,以及七個東盟國家印尼、新加坡、泰國、越南、汶萊、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橫跨世界上最大的兩大海洋太平洋、印度洋。從經濟量來看,這13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總和約占全球GDP40%。世界有近200個國家、地區,13國佔全球GDP的四成,可想而知,經濟量不可謂不大。
IPEF宗旨是增強經濟體的韌性、可持續性、包容性、經濟增長、公平和競爭力;以及促進印太的合作、穩定、繁榮、發展與和平。
當然,這個組織就如CPTPP或RECP一樣,將向想要加入的其他國家開放。並不存在圍堵、人為製造經濟脫鉤、技術封鎖、產業斷鏈而加劇供應鏈危機。其實,IPEF四大支柱領域已經表明「“提升供應鏈韌性」,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出現供應鏈危機而影響企業的生產、貨物來源的突然中斷,或人為製造混亂。
新加坡時任總理李顯龍通過視訊在印太經濟框架啟動會上指出,IPEF具有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它可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開展經濟外交的寶貴平台,清楚表明美國將繼續致力於與亞洲夥伴國家接觸和深化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聯繫。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6月6日在清潔經濟投資者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宣布,美國基建投資機構I Squared Capital承諾為IPEF新興經濟體的能源轉型、氣候投資和數碼包容項目,投入15億美元。這包括印度尼西亞的綠色數據中心、菲律賓的再生能源平台,以及印度的先進智能電錶和混合再生能源。這一宣布,就是對李顯龍2年前在啟動會上言論的最佳「註解」。
IPEF是各成員國重要的合作平台,可開創印太地區經濟的發展,並非在搞什麼「小集團」經濟圈,而是在推動經濟建設朝橫向發展,是在擴大成員國在多個經濟領域往縱向合作。對區域經濟的互聯互通、互惠互補、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資源的共享、科技的利用是可期待的。
作者陳文坪是新加坡時事評論人,關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港台等地的政治時事和經濟民生。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